!我可是真的!我不會像其他人:「阿彌陀佛!哎呀,你修得真好啊!」我會說:「你懂得什麼?你講給我聽聽」!我說你一句都不懂、一個字都不懂!你不相信你講給我聽!我就這麼狠!過去祖師大德也是一樣的,他才不做什麼好人呢!而且還不識抬舉。怎麼不識抬舉啊?人家來看他,他來一句「你來幹什麼?」「我來看師父。」「滾!師父有什麼好看的?」是不是不識抬舉?我跟你講,可是這樣的人能做師父!因為他能幫助你成佛!
佛法從一開始起,就是在鬥諍中產生,在鬥諍中成長,在鬥諍中鞏固!這幾千年以來,就是因為我們沒有鬥諍!在互相贊!都贊到六道輪迴裡去了!所以才沒能讓正法長久興盛!佛法裡不是互相在那裡搞貼福字,講幾句吉祥語,要明白這個道理!
所以阿難這兩句話充滿著感恩,終於有了今天!有沒有哪一個菩薩說讀了《金剛經》、讀了《地藏經》、讀了《無量壽經》,出來講「啊,銷我億劫顛倒想,不歷僧只獲法身」?有沒有讀其它一部經,有這種講法?都沒有啊!所以一個人如果沒有讀《法華經》《楞嚴經》,他一開口都是錯的!
願今得果成寶王,還度如是恆沙眾:這兩句話要作兩種觀照:一種呢,作為方便菩提心來解釋。我希望我趕快成佛,成為究竟圓滿之佛啊!成佛以後,再回過頭來度眾生,這叫方便菩提心,一般人都是這樣講。第二種觀照,叫究竟菩提心、真實菩提心。「願今」,我現在明白了這個道理啦!「願」,現代字型,上面一個原,下面一個心。義為,我現在看到我的真心了,看到原來的心了。你現在看到原來的心,你現在是不是就是原來的心吶?繁寫體的「願」字,左邊一個原,右邊一個頁,原頁原頁。比如一篇文章,影印出了許多許多頁,那是不是成了不空如來藏?可是所有的那麼多頁是不是都從原頁而來?原頁是不是空如來藏?所以在許許多多的頁中看到原來的頁,是不是表明心見性了?所以我們當下明白了佛,我們就是佛。所以祖師大德講:一念回光,當下即如如佛!這是圓頓大法的心地法門,一步登天!與前面的「不歷僧只」、一念「銷除億劫顛倒妄想」是一致的!這就是講「花開蓮現」,我當下已成佛了!要明白這個道理。
「還度如是恆沙眾」,當下成佛,當下就已經度化恆沙眾。為什麼?心裡真正明白一切的萬法都是我,你就已經開始度化他。大家知道為什麼嗎?我們經常打一個比方:冷水跟熱水和在一起,是不是冷水升溫,熱水降溫?比如冷水是眾生,熱水是佛,當下那個熱水是不是加持了冷水?這個世界上無非是佛知佛見與邪知邪見這兩種心在較量。我們原來是邪知邪見,當我們轉邪知邪見為佛知佛見的時候——以這個氣球手套為例:邪知邪見是隻看到手指頭,我的手指頭、他的手指頭;轉變為佛知佛見以後,是不是轉到這裡來了?(觀照:大手套的手掌空)這裡當下是不是大光明流啊?所以我們當下就是大光明流在教化眾生!當下明心見性是不是當下就是加持法界啊?這是一種抽象的道理,那麼再講真實的道理。
印廣在講《過五關度六將證菩提》的時候,講了第六個問題「無情也是情」,我們的心念是不是跟無情都能感應?人與人之間是不是在進行心電感應?牛頓那個「萬有引力」講萬法相互之間都有吸引力,那明心見性了,我們是不是用大光明藏的力量在吸引萬法啊?所以我們講有情之間存在心電感應,有情與無情之間也存在心電感應。在沒有成佛的時候,我們有一個惡念、有一個惡語、有一個惡行,也是在汙染整個盡虛空遍法界,在汙染整個恆沙眾;一念轉正,反過來是不是加持恆沙眾?所以這個「還度如是恆沙眾」,明心見性的人當下是不是就是「還度如是恆沙眾」?
佛在《妙法蓮華經》怎麼講的?你一念信解如來藏,一念信解,一念而已啊,勝過修無量百千萬億年佈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無量法門吶!你就知道一個明心見性的人他對整個盡虛空遍法界的功德貢獻有多大!不比不知道,一比嚇一跳!跳到哪裡去了?比孫悟空跳得還兇。
所以我們來聽聞《法華經》《楞嚴經》何等重要!不僅你自己成就,而且供養了盡虛空遍法界恆沙眾!小法跟大法能不能比啊?(不能)。所以我們看看《楞嚴經》這樣講,《法華經》那麼樣講,我們該作如何感想啊!佛在《法華經》這樣的論說還多得很啊!受持一句《法華經》,勝過金銀七寶滿虛空供養無量諸佛如來、大菩薩、阿羅漢、辟支佛!你看〈藥王菩薩本事品〉是不是這樣講的?所以這兩句話要做雙重觀照,按方便菩提心和真實菩提心來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