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講

佛告阿難: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業種自然,如惡叉聚。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云何二種?。

一切眾生,從無始來,種種顛倒:佛講眾生可憐吶!他本來跟佛同樣具足如來德性,無量智慧德能在聖不加一分一毫,在凡不損一分一厘,可是凡夫就是因為迷惑顛倒不能證得。「種種顛倒」,後面講到世界相續、眾生相續、業果相續,概括說為「種種顛倒」——心顛倒想、口顛倒說、身顛倒行。

業種自然:起一個心,動一個念,講一句話,永遠永遠都不會消失,會作為阿賴耶識的種子永恆地儲存。你就是成了佛也不能消滅,叫「業種自然」。現在講的這些話,做的什麼事,在你無量百千萬億億年以後成佛了,一念當下都能現前。

明白這個道理,要好自為之。我們過去做的種種的惡業,成佛以後也要受報。怎麼報?報為與眾生結法緣,你去度他,但是也很辛苦;或者生病,也很痛苦。沒有解脫的人你要去還債呀!你殺生了,就要被別人殺去;你欺騙了別人,那這一世人家來欺騙你。凡夫的果報與諸佛菩薩的果報不一樣:前者是輪迴果報,後者是示現果報。

如惡叉聚:「惡叉」,樹名,一個枝節必定結出三顆果實,在佛法裡比喻惑、業、苦三者同時具足。自從無始以來,一念生相無明為咎,繼而三細六粗,漸次產生。我們由原始佛而背覺合塵,產生種種的顛倒分別,這是惑道。有惑便開始造業,有造業即有業種,為將來因,這是業道。有業,則必然受報,產生苦果。所以,惑、業、果三者俱生,缺一不可。

諸修行人,不能得成無上菩提:「無上菩提」,特指「一心三藏」,就是文殊菩薩在第六卷那首偈頌所講:「頂禮如來藏,無漏不思議」。不明白「一心三藏」的道理,你不能究竟成佛。乃至別成聲聞緣覺:在「無上菩提」與「聲聞緣覺」之間還有不了義大乘。及成外道,諸天魔王,及魔眷屬:這都是歪門邪道,但有別於世間法的歪門邪道。這裡仍然是好人、善人、行善法,但是不究竟,他連人我空都不知道。

我們現在最容易混淆的就是說,有些人開了天眼、開了天耳,看到什麼、聽到什麼就自以為是明心見性,這是詐騙佛法!鬼都有五種神通,二十八層天的人個個能騰雲駕霧、排山倒海,都是外道。因為我遇到這樣的人太多太多了,有些人手一伸,這個手上站了五尊阿彌陀佛;有些人口一吐就是一道金光、吐出一個阿彌陀佛相來;有些人坐到那裡,開了天眼的人你看到他身上金光閃閃……這些與道行都沒有關係,這是一種色身調整,連鬼都有這種功夫。

那麼作為我們修圓頓大法的同修,在離開這個道場以後看到人家搞舍利子啊、什麼肉身佛啊,包括送往生的過程中出現的瑞相啊,我們一定要恆順,並說:「嗯,功德無量!」這是怎麼樣怎麼樣……是要藉此把那些不信佛法的人「騙」進佛門、引導進佛門。你不要跑到九華山去:「這個東西給我把他毀掉!是個妖魔鬼怪!」你罪過無量。在那裡我們要恭敬虔誠地禮拜,做給人家看,但是我們心裡明白是怎麼回事,這一點很重要。大乘佛法圓融、圓通。

包括送往生,死人笑起來了、骨頭軟起來了,與往生不往生都沒有關係。但是我們一定要把它作為往生來宣傳。我們不能以此作為往生的標準,只能作為一種法門方便引導他。

皆由不知二種根本,錯亂修習:下面佛具體有講,一個是「生死根本」,一個是「菩提涅盤」,這兩個問題搞不清楚,都叫「錯亂修習」。猶如煮沙,欲成嘉饌,縱經塵劫,終不能得:你沒有明心見性而在這裡修行,等於用泥巴來煮白米飯、蒸饅頭,這樣行嗎?不行,那不是煮飯的材料。

阿難!一者,無始生死根本。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二者,無始菩提涅盤,元清淨體。則汝今者,識精元明,能生諸緣,緣所遺者。由諸眾生,遺此本明,雖終日行,而不自覺,枉入諸趣。

一者,無始生死根本:我們由大光明藏淪落到六道輪迴有沒有開始啊?這是一種沒有開始的開始,所以叫「無始」。有開始的話,到底什麼時候開始的?你永遠講不出來,它永遠沒有邊際。沒有邊際就是沒有邊際,這是不可思議的開始,所以叫做「無始」。什麼是「無始生死根本」呢?

則汝今者,與諸眾生,用攀緣心,為自性者:「今者」,是當下;眼、耳、鼻、舌、身、意這六根對六塵所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