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桌子上也行,放在地上也好,你這是不是無病呻吟?是不是講廢話?「無則同於龜毛兔角」,如果兔子頭上本來有角,這個角給我掰掉了,所以沒有角了,還講得過去;兔子頭上本來就沒有角,你講兔子頭上有角是不是廢話呀?如果龜身上本來就有毛,因為它要出家當和尚,我給它剃掉了,所以沒有毛了,你講龜身上有毛,可以講得過去;它本來就沒有毛,你講它身上有毛是不是廢話?都是節外生枝。
有不著者不可名無:這是詳細說明,你有一個不著的心就不能講它是無。無相則無:這裡仍然是針對阿難的藏教境界;講究竟法,真正的無相也是實相——無相之實相、無不相之實相、無相無不相之實相。用世間法「無」,那是妄想的無。龜本來就沒有毛,那種無叫什麼無呢?斷滅空。斷滅空跟真空要區別開,真空裡面是妙有。我們能夠耳聞、目睹、感受的這個虛空,叫「頑空」;變現出頑空、變現出十法界一切萬法的那個無形無相的空叫真空。實際上這個頑空當下是不是就是真空變現的?一切的有當下是不是真空變現的?但那個斷滅空是子虛烏有,沒有那回事。如果墮落到斷滅空,最後證到的是什麼也不想,連這個念都不存在了,果報是在無想天,福報也很大,但是福報盡了,直墮地獄。如果從這個意義上來講,你要硬講它有,是不是也是一種有?但是它是另外一種有。它不是真空,不是虛空,它是另外一種情況。
非無則相:「非無」,數學裡叫負負得正。不是無,那它一定有相。相有則在:既有相就一定有個所在,你拿出來給我看吶?云何無著:在何處,即著何處,云何得說一切無著?
是故應知,一切無著,名覺知心,無有是處:七處破妄到此為止。
爾時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我是如來最小之弟,蒙佛慈愛,雖今出家,猶恃憍憐,所以多聞,未得無漏,不能折伏娑毗羅咒。為彼所轉,溺於淫舍,當由不知真際所詣!惟願世尊,大慈哀愍,開示我等,奢摩他路;令諸闡提,隳彌戾車。作是語已,五體投地,及諸大眾,傾渴翹佇,欽聞示誨。
七處破妄識,阿難已經理屈詞窮。
阿難在大眾中,即從座起:這句經文很有內涵啊!你解釋成「阿難馬上站起來,跪下來磕頭」,這是皮毛。「阿難在大眾中」,我們有沒有哪一法不在「大眾」中?我們時時都在萬法之中!宇宙無中心,宇宙無處不中心。任何一個法,大至佛剎、小至微塵、一根草絲,俱盡足為一真法界,俱盡作為我們的本體。注意這個「大」,在前面是不是從時間、空間、萬法、萬相四個角度講出了本來面目?眾,三人成眾,是不是三個如來藏?要好好觀照啊!
你以為那些文字專家是誰呀?他就是佛化身來成就大乘佛法的。誰對這個問題觀照得明白、深信不疑,誰得大自在。這是真的。類似這樣的漢字很多很多,繁體字、簡體字都有它的道理。那為什麼當今世界正法就在中國,而正好這個結構型的漢字也在中國?這難道只是個偶爾的巧合嗎?可不是啊!
「即從座起」,這就是六種震動。他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開始改變了,已經在破除自己的部分邪見——但是程度怎麼樣又當別論,他已經「即從座起」。告訴我們不要先入為主,不要執迷不悟,每一個人都要懂得「即從座起」。來聽經聞法就是為了「即從座起」,多聽一課、多聽一句、多聽一個字,就會提升一個品位。「即」,就是當下,即聽、即起,不要等以後。要好好把這段經文觀照到位。
偏袒右肩:古印度以坦露右肩為敬,現在南傳佛教地區的僧人身披袈裟仍然是偏袒右肩。方便法來講,一般右肩力氣大,它是表方便菩提,表承擔如來家業,來聽經聞法的人有沒有做好準備要「偏袒右肩」呢?講到真實義,簡直是妙不可言。當你看到了袒露右肩的時候,你會不會想一下:「那個印廣怎麼不把左肩也露出來啊?這傢伙左肩肯定是鋼筋混凝土。」會不會?不會。你雖然看不到左肩的皮肉,心能不能看到?(能),這就叫明心見性。右肩就是「不空如來藏」,左肩就是「空如來藏」。「不空如來藏、空如來藏」是不是一個本體?
右膝著地:文官拜皇帝是雙膝跪地,武將拜皇帝是單膝跪地。表示什麼?隨時承擔保家衛國的重任。這是以軍隊、軍人見國王那種姿勢來表出家人隨時準備護持正法,承擔如來家業,弘法度眾生,行菩薩道。
合掌恭敬:右手錶福德,左手錶智德,雙手合掌表福慧雙修。合掌當胸表恭敬,求佛賜給我智慧、福報,表這個法。所以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