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講

要聽個究竟。

阿難頂禮,伏受慈旨:佛經裡是不是經常出現這麼個「頂禮,伏受慈旨」?實際上是在幹什麼?調我們的心,使其很柔和、很平等、很慈悲、很恭敬。這是我們入道的增上緣,往往到這種心態後可以事半功倍,一句兩句你就能開大悟。要不然你聽了半天,還不知道師父在講什麼。別人法喜充滿你還不服氣:「憑什麼你們就開悟了?憑什麼你們就成佛了?我怎麼就沒什麼感覺?」因為他沒有用心。

佛告阿難:汝我同氣,情均天倫,當初發心,於我法中,見何勝相,頓舍世間深重恩愛?

佛與阿難傾談他這個出家的心態。

汝我同氣:這就是中國人說的,「同一個血脈」——阿難跟佛是堂兄弟,是這個「同氣」。情均天倫:中國有天倫和人倫的說法。這個父子、兄弟、七大姑、八大姨,沾親帶故、帶有血緣關係的,一般地把它說為天倫;君臣、朋友、同學、同事、好友意氣相投、有恩德、互相感應的,稱為人倫。

當初發心:你當初怎麼好端端地想起來出家,跟在我後面修行?那麼在我們道場,要來出家,首先醜話講在前面:不能為名聞利養、為出人頭地而來;來就是要受苦,來就是要受氣,最終是為了成佛;要聽經聞法,自利利他。要不然你剃了頭心也不會安,甚至還會牢騷滿腹,老是感到不平。會修行的人在什麼地方他心都很平和,越是遇到不平和的事情他越是高興,要不然他體會不出平和的法味,他也體會不出能夠修忍辱、修證定力的這種法喜。

於我法中,見何勝相:在我帶領弟子大眾修行,在一言、一行、一舉,種種情況中,是什麼事情感動了你?頓舍世間深重恩愛:「頓」,是斬釘截鐵,毫不拖泥帶水,說走就走,說丟就丟。有些人發了大心,要來聽經聞法,有的要來剃頭出家,但總是優柔寡斷,瞻前顧後。「深重恩愛」,無非是父母、兒女、夫妻之情。

已經學佛之人,乃至已經出家之人,對這三種情仍然有不同程度的執著。真正的出家人更應該深深地思考這個問題,在家居士也應該認真檢點。這三種恩愛能夠盡責、盡力,在世間人裡算了不起。可是這三種恩愛在佛法裡被視為三把枷鎖。許多人談到這些問題感慨萬分,乃至能叫你感動得流下眼淚來——哎呀,這個人對父母這麼孝順!這對夫妻之間這麼樣恩愛!這個人對兒女這樣慈悲……這是人間的美德啊,而且講起來振振有詞:我父母能不管?我夫妻怎麼怎麼恩愛,我能不管?我兒子還小,能不管?可是佛講得很清楚。

老佛爺當年就是這樣,趁父母、妻子呼呼大睡的時候,深更半夜逃離王宮,出家修道。難道佛不慈悲嗎?順治皇帝,深更半夜逃離王宮,他把王宮都看為牢獄。至高無上的皇帝,無量的福報享不盡,他還來受這份苦。倓虛大師出家之前整整一個禮拜思前想後:要是我出家了,老婆改嫁怎麼辦?三個兒女討飯餓死了怎麼辦?最後他還是選擇走出來。深重恩愛啊!「如來藏」大法救命吶!一切的天人鬼畜包括泥巴瓦塊,都曾經做過我們生生世世的父母兒女、至親骨肉,你怎樣看待這個問題?我們現在有些人出來聽幾天課卻都被家庭束縛得死死的,不敢越雷池半步。

曾經有一位同修讚歎、挖苦、諷刺,說:「哎呀,老倪呀(我俗姓倪)!你真是放得下呀!我們可放不下。」我說:「不,真正放不下的是我,真正放得下的是你們。」他說:「為什麼這樣講?」我說:「我不過放下了今生今世的父母兒女,你們卻放下了生生世世的父母兒女,咱們是誰放得下?」噯,他們不好意思了。天就那麼大一點東西,掉下來還掉到我心裡。有多大的事情放不下?因為我們就是有來世啊!來世就是有六道輪迴啊!不把這個法學好,你無量劫的生生世世受大苦惱啊!你不要以為在這裡聽課的人乃至出家的人家裡都沒有事啊!可不是那麼回事。這個就看各人的智慧、各人的心量。佛講法就在拓寬我們的心量,把一切看破。

我們道場就有許多居士放下一切,一心弘法、護法。人才很多,不能一一列舉。放下了以後怎麼樣?他們的家庭比以前更圓滿。在放下之前一想,什麼事情都是越纏越多;放下以後再回頭看,什麼事情也沒有,反而更加圓融、圓滿。有時候家庭眷屬無非講些氣話嚇唬嚇唬我們,真正走到那一步,他比誰都乖巧。人就是這樣的,欺軟怕硬,你退一步,他進十步;你進一步,他可能要退一步半。許多人說:「我要是來學佛,家人就不過了。」這都是無聊。有沒有哪一個父母因為自己兒女死了,就說:「算了,我也不過了!」有沒有啊?有沒有哪一個子女因為父母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