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度的暴露在世人面前,仡熊村的貧窮,仡熊村的無助。這樣才會吸引捐款、吸引政策、吸引最重要最寶貴的支教老師。熊友琴想要仡熊村自然的消失,她想讓仡熊村的人,打好堅實的基礎,飛出村子,落戶城市。她的兄弟姐妹們,她的侄兒侄女們,再不用穿著土爆了的傳統服裝,再不用一遇到過年就樂的發瘋。而最不想要的則是他們在重複著文盲、打工、扔孩子回來、孩子文盲、再打工的週而復始。城裡人抱怨年味不復存在了,可是他們都不知道,沒有年味是一種怎樣的奢侈。
“我不能發大財修橋鋪路帶領全村奔小康,但我至少能為村裡搭建起離開的橋樑。”熊友琴對自己說。
村長已經完全不抱希望,第一次得罪余文佑能原諒已經是天大的好運,第二次捅刀沒有再被寬恕的可能。不過熊友琴要做,就去做吧,村裡已經沒有什麼可以撐的上損失的事了。
熊友琴用鑰匙開啟余文佑的宿舍,很乾淨,保留了他在時的模樣。書架上滿滿都是書,開啟相機一張一張拍著。那個設計師很厲害,就她這樣沒玩過單反的人隨便一拍,都能拍出很好的照片。進到臥室,書桌上的資料盒裡放著一摞備課本。把所有的備課本攤開在桌面,拍照;翻到余文佑的舊衣服鞋子,拍照;余文佑自費買的教英語的看戲機,拍照;一整層兒童英語教材攤在地上,拍照。熊友琴想,她已經可以寫出令人潸然淚下的長微博了。
接下來就是對熊遠的錄影,對全村孩子的錄影。熊友琴輕輕撫。mo著余文佑每天都使用的書桌暗自發誓:我會用事實狠狠的扇他們一巴掌!我要讓那幫無恥的公知被無數人謾罵!我不會讓你白白受委屈,我會用我自己的方式,為你討回公道!阿哥,你等我!
☆、第47章 運營
熊友琴拍了一系列的照片,期間不停的跟校方聯絡。她並沒有騙家裡人,這是她的畢業設計沒錯,只不過更是替學校揚名的機會。她可能得個高分,頭籌卻必須讓路。不過她所求的原本也只是余文佑的清白和對熊安民的懲罰,名氣什麼的,年輕如她,的確可以很灑脫的視為浮雲。青春無價寶,她有的是機會,所以更加不能忘記目的。拍完照片馬不停蹄的奔回學校,家裡沒有電腦,單憑手機做不了大事。清早出發,抵達學校已經是下午六點。來不及休息,隨便拆了一包餅乾對付了才借了同學的電腦就開始編撰文章。
兩篇文章,一片是對媒體痛心疾首的怒斥;一篇是仡熊村記事,都是給系主任代筆,也是與學校做的交易。沒有什麼比依靠有一定實力的平臺更捷徑。熊友琴的學校是一個三流本科,能有義正言辭指責部分媒體毫無節操,並在網路上表達所謂傳媒的責任,並向全部網友展現“他們”是多麼辛勤的實地考察,簡直是業界良心、教學楷模,代價不過是需要運營一下,很划算的生意。重點是即使失敗,也沒有什麼損失,眼睛一閉,把責任往熊友琴身上一推就行了。熊友琴嘴邊掛著一絲冷笑,畢業後必須改行,傳媒真是爛透了!去掏大糞都比他們乾淨。連續工作了四五個小時才算大功告成,用郵箱傳送到系主任孫同方的郵箱裡。
次日清晨,熊友琴帶著資料敲響了系主任孫同方的辦公室大門。孫同方是個矮胖的男人,年約40歲,很會混的一個人,是系主任也是學校的黨委委員。見到熊友琴進來,笑的像個彌勒佛:“啊,是熊友琴啊,資料就準備好了?”
熊友琴點頭:“孫主任早上好,昨晚我發給您的文章您收到了沒有?”
孫同方一臉驚訝:“哎呀,我沒收到呀。”
呵呵,收到了懶的看吧。熊友琴早有準備,拿出u盤對孫同方說:“大概是校園網又抽了,幸虧我帶了一份。”
孫同方隨意笑笑,接過u盤拷入自己電腦,快速瀏覽了一遍後連連點頭:“對、對,就是要體現出媒體實事求是的精神。不過你這篇介紹仡熊村的,怎麼以我的角度寫的?呵呵,你一個人去的,當然要寫你自己。”
熊友琴甜甜一笑:“沒有主任哪有我?主任忙於工作,還不忘挽救行業亂況,我早就佩服的不得了了。再說裝備也是主任借給我的,要不是太忙,主任也一定會去現場考察的啦。還是主任指導我怎麼做的呢,我不過是跑腿而已,哪好意思冠名。”
孫同方再次掃過文章上“看到媒體上匪夷所思的訊息,我滿心疑惑的帶著出生於仡熊村的學生熊友琴進行現場查問”的語句,又看對方的臉色毫無不快,滿意的點點頭,心想這學生ting上道。印象一好,態度越發和藹:“我記得你沒有電腦吧?怎麼寫的?”
“我們宿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