攣,他開口說:“敵方說戰犯,特別是戰爭責任者,當初都是竭盡忠誠的人啊!”
“明白嗎!用我的名義來處分,說什麼也不忍哪!沒有再商量一下的餘地嗎?”
東久邇宮說:“我們認真地商量一下,儘早再來上奏。”說完,他便退了出去。
在宮內省大樓裡的木戶內大臣辦公室,緊急召集了東久邇宮、下村定陸相、米內海相、重光外相、巖田宙造法相和國務大臣近衛公爵、木戶內大臣開會商議。
會議結果,由東久邇宮、重光、巖日午後再一次來到御文庫拜謁了天皇。重光首先說,如果這樣下去,肯定會走德國的老路,由戰勝國組織國際審判。如果由聯合國審判這些戰犯,不知會發展到什麼地步,也許會涉及到國體問題。接著,巖田談了內閣會議決定的產生經過和新設戰爭法院的法律手續等問題。
天皇只說了一句“可以”。就這樣以天皇的名義,決定審判停戰前政府和軍隊首腦中的戰爭責任嫌疑者。
然而,重光外相到總司令部,說明不須聯合國插手,由日本主動審判戰犯並請求理解,卻被一口回絕了。
到9月中旬,日本方面大致已能推測出聯合國軍總司令部對天皇制的看法,並不像想象中的那樣。在天皇和麥克阿瑟會見之後,可以先判斷為麥克阿瑟個人並無把天皇當作戰犯處理的意向。在美國輿論中和其他聯合國成員中,也有要求把天皇作為戰犯審判的,這是疏忽不得的。
天皇在停戰前就想過,在戰爭結束後,承擔責任而退位。到8月末曾向木戶徵求過此意,木戶說退位將危及天皇制而表示反對。
的確,日本是以不變更“天皇統治國家大權”為條件而接受《波茨坦宣言》的。但這是一方提出的條件,並來得到聯合國的確認。即使聯合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