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變,不用請示’,這種麻煩的事情,最後還是會推給我們。”
眾人想起軒轅平日行事,深以為然。
顧秉接著道:“依我看,我們先速速派出使臣前往吐蕃結盟借兵,同時讓隴西黜置使謁見靖西王,讓他出兵。”
秦泱緩緩點頭:“事到如今,也只有雙管齊下了。不管付出什麼代價,務必要把西蜀叛軍堵在劍南道。”
第五章:諸王竟握兵馬雄
顧秉面無表情地看著來人,轉頭問身後諸臣:“誰懂吐蕃話?”
眾人皆是沉默,互相推搡著,直到一聲輕笑傳來。
蘇景明似乎是剛從府中趕來,只穿著一身雲錦常服,上面用蘇繡繡著大朵大朵豔紅的牡丹。若是穿在旁人身上,恐怕俗不可耐,但配上蘇景明,卻彷彿流雲萬千,牡丹垂絲,像是畫中走出一般。
蘇景明看顧秉,顧秉點點頭。
兩人嘰嘰咕咕說了半天,蘇景明回頭,表情有幾分僵硬地看顧秉:“他們要我們稱臣納貢。”
眾人一片譁然,一時間辱罵憤恨挑釁責問之聲不絕於耳,顧秉竟是笑了笑,對蘇景明道:“你告訴他,陛下比吐蕃王虛長兩歲,這個請求恐怕不合時宜。我們可以每年給吐蕃送些牛羊金銀,但稱臣是不可能的。”
蘇景明點點頭,半晌回頭:“他們說不稱臣倒也是可以,但漢人,這是他們的原話,但漢人向來不守信義,他們信不過我們。”
顧秉沉思,卻對著黃雍道:“我依稀記得陛下還有妹妹或是堂妹尚未出嫁?”
秦泱皺眉:“顧秉,難道你的意思是和親?”
顧秉不語,但表情似是預設。
“萬萬不可!我天啟天朝上國,若是和此等蠻夷結姻,讓後世如何看待陛下?春秋之筆,又會如何口誅筆伐我等?顧大人若是目光短淺,為眼前小利棄聖人教誨,禮義廉恥於不顧,老臣唯有一頭撞死在這柱子上!”說話的是目前計程車族首領,出身河北清河的崔家。
顧秉淡淡看了他一眼,揚眉冷笑:“既然如此,便請崔大人用您的千秋公義擊退西蜀十五萬叛軍罷!”
崔大人被顧秉噎住,臉色鐵青,顧秉輕蔑一笑,踱步過去,用不大不小的聲音笑道:“當然,若是崔大人願意以身殉國,用赤誠之血祭忠義之旗,百年之後,崔大人必定青史留名,萬古流芳!顧某願親往相祭,聖上可為大人撰寫墓誌銘,如此榮光,大人可別錯過了。”
先不提血色上湧的崔大人,諸臣從未見過顧秉如此刻薄強硬,皆是瞠目驚舌。
顧秉笑容褪去,對蘇景明道:“告訴他們,我們會嫁一個公主過去,還會重開商路,貿易互市。不過這貢賦之事,既然我們約為兄弟之國,那麼恐怕就不是單方面的,每年我們向爾等送去糧棉茶鹽,但爾等須向我們進貢鐵器戰馬。”顧秉頓了頓,眼中星芒流轉,不容拒絕:“當然,你們此次必須出兵五萬,在西蜀叛軍背後奇襲。”
蘇景明點頭,依言逐字逐句翻譯過去,對方嘰嘰咕咕討論半天,方才回覆蘇景明。
“他們還要再商量商量,請顧大人寬限幾天決定的日期。”
顧秉卻越過他,徑直看向使團中一人:“結盟需要誠意,兄臺還要裝作不懂漢語麼?”
對方大笑:“在下汩羅赤心,在吐蕃時就聽說過顧大人很是聰明,今日看來果然不錯。不過,我是吐蕃王的特使,可以代表我王,而顧大人你,有權代你們的皇帝做主麼?”
顧秉直視他,答得乾脆:“可以。”
蘇景明低聲問趙子熙:“你有沒有覺得陛下親征之後,顧秉便似換了一個人,強幹許多?”
趙子熙輕笑:“一直以來,顧秉都和陛下如影隨形。你不覺得,顧秉有的時候,和我們的陛下越發相似了麼?”
回到府裡,清心為顧秉褪去官服,素娘則端上一碗冰鎮酸梅湯。
顧秉打量他們二人,笑道:“怎地這麼早便回來了?不是讓你們多休息幾日麼?”
清心只是笑:“我們一路只想著早些回來伺候主子,哪裡有心情遊山玩水?”
素娘端莊地在一旁打扇,時不時看清心一眼,眼角眉梢盡是溫存笑意。
顧秉點點頭,低頭喝湯,便聽素娘道:“奴婢生為官奴,大人幫奴婢脫去賤籍,還和安義公公說情,允奴婢出宮嫁給清心。如此大恩,奴婢無以為報。剛剛我夫婦商量過了,我們願終生留在顧府伺候大人,還請大人不要嫌棄。”
顧秉笑笑:“我這裡來去自由,你們想走想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