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再讓古驁出色些,基礎再夯實些,意志再堅韌些……古驁的苗子實在太好了。簡璞看見他,就像一個雕工看見一塊美玉,忍不住要著手雕琢,不成器,誓不罷休。
如今的古驁,經過六年的磨礪,也已長成了少年。
他看上去不再像童年時那樣意氣風發了,被簡夫子摔打了這麼些日子,他的面容上,漸漸帶上了一絲不苟言笑的深沉。多年的苦讀與壓抑,曾經毛躁與跳脫的個性也漸漸收斂,看上去倒有股沉默肅冷的氣質。
古驁自從識得了字,便也不用日日書不離手了。他在家時,若得了閒,常幫母親挑水種菜,後來再長大些,古驁幾乎包攬了家中的重活,這麼鍛鍊下,他的身形也抽出苗子,顯出挺拔來。古驁從小就長得俊,現今這俊中又多了份男子的英氣,蘊在少年的身形中,形成一股奇異的美感。
今日下了學,古驁便一如往常,撩袍在簡璞對面坐下。
簡璞每日一篇,已給他詳解到了《六韜》的最後一章,這一階段的學習便告一段落了。簡璞也不禁想考校一下古驁,便問道:“現在有國於此,有將如何如何,有相如何如何,你若是太尉,將兵四十萬,該如何做?”
這問話不是考校的統兵,不是考校的細末,卻是考校的大局。
古驁既然已經理解了兵略六韜的含義,經文更是爛熟於心,便信手拈來,按照兵略裡的義理答了,簡璞卻有些失望,不由得拍案大罵道:“書呆子!胡說!迂腐!你怎麼不想,若御史參一本,情況便大為不同。且又有敵國在旁虎視,你怎能照搬?”
古驁被簡夫子一聲喝醒,見答得不對,便沉默不語。
簡璞拂袖而起:“你再想,下回告訴我,答錯了,你就別再來了!我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