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部分

過話頭:“千萬莫誤會,我是剛剛路經此處偶遇她二人,只不過交談三言兩語,哪有什麼私幸之事。”

陳、蔡二女已全身篩糠,雙雙跪倒在獨孤後面前:“娘娘千歲,奴婢們不曾越禮。”

獨孤後氣沖沖上前,賞給二女每人一個耳光:“無名草木,也妄想承雨露之恩。”

二女以頭觸地:“娘娘明鑑,奴婢們不敢有非分之想。”

“哼!諒你們也不敢。”獨孤後在考慮如何發落這二人。

甬道一頭,上柱國楊素急匆匆走來。

劉安上前迎住:“楊大人何事進宮?”

楊素:“有緊急軍情向萬歲啟奏。”

楊堅業已聽見,趁機欲為陳、蔡二女解圍:“愛妃,楊素來了。”

獨孤後一時未拿定主意,衝二女一揮手:“滾開吧!”

陳、蔡二女如被特赦,磕個響頭一溜煙地退走了。

獨孤後有些不悅地斜視著楊素:“什麼了不得的大事,還等不及明日早朝?”

“是太子新納了一位妃子。”楊素小心翼翼回答,“娘娘吩咐為臣留心此事,及時奏聞,故而不敢遲延。”

“當真?”獨孤後不等聽完就火了。

“臣不敢妄奏。”楊素進一步說,“太子所納乃都察御史之女雲昭訓是也。”

“這個不爭氣的東西!如此胡為,他又把元妃置於何地?”獨孤後氣得緊咬銀牙,“且到臨芳殿中詳細奏聞。”

原來,獨孤後不只嚴禁文帝楊堅另幸女人,也規定兒子只能一夫一妻。她認定,男人一旦珠圍翠繞,必定不求上進,沉湎溫柔鄉中,還要損折壽數。太子楊勇之妃元氏,又是她弟弟之女,日後楊勇繼立,元氏就可正位中宮。因此她生怕楊勇身邊另有女人奪寵而危及侄女前程,才囑咐楊素暗中監視。想不到越怕越從怕上來,楊勇竟敢與她唱反調。

楊堅與獨孤後在臨芳閣小軒中落坐,楊素將楊勇納雲氏的經過講述了一遍。獨孤後聽了不禁更加動怒:“怎麼,阿摩(楊廣小字)他也動了邪念?”

楊素如實回答:“雲昭訓原本答應委身晉王,只因太子位顯,才又改而投入太子懷抱。”

“真真氣殺我也!”獨孤後把茶杯狠狠頓在几案上。

楊素看看楊堅:“萬歲,為臣還有事啟奏。”

楊堅方才已很不自在。獨孤後似乎成了一國之主,頤指氣使發怒揚威,而他這個皇帝卻被幹在一邊。如今楊素一說,他立刻想到了自己的權威與尊嚴,便端起架子說:“准奏。”

楊素認真地說:“萬歲,適才有邊報來,南朝陳國君臣昏庸,國主陳叔寶寵幸愛姬張麗華,寵信佞臣施文慶、沈客卿、陽慧郎、暨慧高、徐析,忠言逆耳,終朝宴樂,武備鬆弛,民怨四起,正是平陳大好時機。”

楊堅畢竟是開國之君,對一統天下且又耿耿於懷,聽到這個訊息,立刻來了精神:“好,機不可失,為伐陳,孤已準備一年之久,如今我朝兵強馬壯,理應抓緊出兵。”

一旁的獨孤後感到受了冷落,把几案重重一拍:“把見地伐(楊勇小字)、阿摩兩個不肖之子帶來見我。”

劉安答應一聲:“奴才尊懿旨。”

“且慢。”楊堅攔阻說,“此事不必急於一時,容我們再做商議。”

“有什麼好商量的。傳來狠狠教訓他二人一頓就是。”

楊堅對楊素說:“你可以出宮了。”

“是,為臣告退。”楊素識趣地退出。

楊堅關心的還是大事:“愛妃,平陳正當其時也。你看何人可為元帥?”

獨孤後在輔佐楊堅立國上,還是有功的。對此她也很認真:“此番平陳,至少要幾十萬大軍,這帥印可不能交與外人哪。”

“依愛妃之見,這元帥只能自己兒子當才放心。你我五子,俊兒、秀兒、諒兒年幼,惟有勇兒、廣兒可當此任。”

獨孤後想起楊勇納妃之事:“匡奈這兩個不肖之子沉迷聲色,怎可當此重任。”

“親生兒子,總比外人可信吧。”楊堅說,“我平時聽說廣兒似乎很守規矩,節儉自律,不近女色,苦讀經書,堪當此任。”

獨孤後也動了心:“我對廣兒言行也時有所聞,稱道他勤勉恭順,除蕭妃外,不近任何女人。可是,方才楊素所奏,想來不會虛妄,他們兄弟竟然爭奪一個女人。”

楊堅很信任劉安,見他立在一旁,便問:“你說晉王為人如何?”

劉安:“萬歲動問,奴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