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同這三樣從未見過的農作物,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畢竟不管那個時代的農民都是守舊的,也是固執的,總是相信親眼所見的東西才是真實的。
而這三樣農作物則是大唐農民沒有見到過的,就不會相信這三樣農作物的產量,會比現在所種的農作物要高很多。
這樣的話推廣起來就會非常的困難,原本他還發愁如何推廣的問題,沒想到剛回泉州就得到了關內遭遇嚴重的蝗災,今年關內所種的糧食將顆粒無收的訊息。
還在發愁如何推廣的李牧心生一計,正好藉著這次關內蝗災,糧食絕收的好機會。
由他與衛大用聯合上奏三省,利用蝗災使大唐百姓手裡沒有了種糧,開始向大唐關內百姓推廣這三種糧食的種植。
在李牧將他心中所想的說了出來以後,衛大用低頭思索了一下,憂慮的說道:“爵爺高義,衛某是佩服的,只是這新的糧食作物,是否真的如爵爺說的那樣有很高的產量,是需要真憑實據的。”
說完,衛大用又覺得不妥接著說道:“當然爵爺說的話衛某是完全相信的,從泉州這幾年的變化來看,就知道爵爺從沒有無的放矢過,只是我們如何說服朝廷呢?”
“就算是我們說服了朝廷,三省商議後透過了,並藉著蝗災的機會讓關內的百姓改種新的糧食,只是農民都是愚昧的,他們只相信親眼所見的事情,從來不會相信那子虛縹緲的東西,尤其是事關自己口糧的問題。”
衛大用知道農業一直是歷朝歷代的基礎所在,而大唐也不例外,遍佈大唐的農民就是大唐的根本。
作為地方官他很瞭解農民的本性。
“是啊,如何說服朝廷呢?就算說服了朝廷又如何說服大唐的百姓呢?”聽完衛大用一針見血的問題。
李牧不覺的思考起來,中原的農民是一個矛盾的綜合體,他們愚昧,固執,守舊,卻又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