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身上,我們能讀到的只是一部光彩照人的神話,或者是一部赫拉克利特式傳奇哲學家的思辨過程。
對於這樣缺乏確定性的情況,他們無疑很容易心安理得,因為在那個未來的時代,他們將更明白群體的心理,群體的特點。
他們知道,除了神話之外,歷史並沒有多少儲存其他記憶的能力。
(13)群體的極端感情(上)
衝動、易變和急躁是群體的一大特性,關於這一點,我們已經有了足夠的瞭解。
這樣的惡劣情緒作用在群體之中,使得他們表現出來的感情不管是好是壞,其突出的特點就是極為簡單而誇張。
在這方面,群體中的個人和原始人絕沒有分別。
他們無從分辨事情內部的,事情與事情之間的細微區分,而是把它們視同為一個整體,無法看到其中的過渡狀態。
另一方面,群體情緒的誇張也會受到另外一個事實的強化,那就是不論什麼樣的感情,一旦它表現出來,就會透過心理暗示和傳染過程來加速傳播。無論這種感情是讚揚還是詆譭,它所造成的效果就會成倍加強。
這種簡單而誇張的情緒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群眾【】全然不【“炫”】知懷疑和【“書”】不確定性【“網”】為何物。就如同極度幼稚的女人一樣,一下子就會陷入情感的極端。只要她將自己的情緒表達出來,立刻就會堅定地認為它是不容辯駁的證據。
假如這種厭惡情緒或是反對意見發生在孤立的個人身上,所產生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但是當這個人處於群體之中的時候,卻能立刻變得勃然大怒。
當教皇烏爾班二世站在克列芒教堂前,於紫紅色絲絨鋪就的高臺上激情洋溢地演講時,無數耳聞異教徒暴行的人們開始踴躍地加入十字軍。他們來自歐洲的每一個地方,甚至包括那些最偏僻、最遙遠的角落。然而這成千上萬的人卻並不都是戰士,他們之中的絕大多數是忠誠信徒、冒險者、窮人、酒徒、浪蕩子、瘸子、啞巴、老人、甚至還有婦女和兒童。
這些人之所以會如此忘我地投身到那場戰爭中去,並不僅僅因為對財富的渴求,更與宗教信仰聯絡無多。
唯一的原因是他們渴望融入群體。
只有身處群體之中,這些傻瓜、低能兒和心懷妒忌的人才能夠擺脫自己卑微無能的感覺。
只有身處群體之中,他們才能夠會感覺到一種殘忍、短暫但又巨大的力量。
(14)群體的極端感情(下)
我們常常會談說到“法不責眾”,和它字面意義不同的是,這個詞說的不是法律的管轄權,而是指群體的自我心理暗示。
這是一種非常卑微的心理安全感。首先,他們認為自己不可能會受到懲罰,而且人越多,這種信念就越堅強。
然後,他們會因為人多勢眾而產生出一種強烈的力量感,這會使得群體表現出一些孤立的個人不可能有的情緒和行動。
不幸的是,群體的這種誇張傾向,常常作用於一些惡劣的感情。它們是原始人的本能隔代遺傳的殘留。
孤立而負責的個人因為擔心受罰,不得不對它們有所約束。而當個人進入了群體之後,尤其是和許多不同的人在一起時,感情的狂暴往往會因為責任感的消失而強化。
在1527年5月6日的夜晚,羅馬被僱傭軍佔領,有八千百姓被殺,但這只是開始。第二天早晨,羅馬開始被猛烈洗劫。夜晚狂歡過後,極度激動的僱傭兵開始洗劫教堂,並闖進女修道院強姦修女。人們看到西班牙部隊計程車兵對他們不幸的受害者實施惡毒的酷刑,甚至切斷他的四肢。
據說,貧窮的南義大利軍隊計程車兵甚至洗劫了船伕簡陋的小屋,奪走了茶壺和釘子之類的每件東西。其他報告表明,一些聖物被當做靶子,成堆的古代手稿被用作馬的褥草。拉斐爾的壁畫被用長矛破壞,用很大的字母刻上馬丁·路德的名字。
這些暴徒闖進並洗劫紅衣主教和要人的宮殿,強姦婦女,脫光主人的衣服,使他們遭受嚴重侮辱,然後索取鉅額贖金。對那些拿不出一筆贖金的人來說,死是幸運的。根據一位同時代的目擊者說:“地獄簡直無法與羅馬現在的情形相比。”
從這裡我們可以看到,群體能夠利用這種強化的感情,推倒一切負罪感!
群體能夠利用這種強烈的力量感,摧毀一切道德的障礙!正像古老諺語中所說的那樣:最卑劣的行為總是像有毒雜草一樣生長在群體中。
正因為如此,群體註定要幹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