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23部分

隨棗戰役基本上是虎頭蛇尾,沒撈到什麼大的好處,可以說是失敗了。總結教訓,恐怕還是敗在動作太明顯上面,進攻棗陽,迂迴包圍,所有招式都一目瞭然,讓人家看得明明白白,豈能不預作防範?

這次我要奇襲長沙!

以前每次發起戰役,岡村都要保密保密再保密,這次卻一反常態,戰前就故意放出風聲,說第十一軍即將攻打宜昌和福建。

宜昌是指著第五戰區去的,即使是南方的福建,似乎也跟第九戰區所在的長沙搭不上界。

岡村以為他很聰明,但是沒想到中國人的情報戰著實了得,從白崇禧的桂林行營到薛嶽的第九戰區司令長官部,沒有一個不知道岡村是奔著長沙來的。從頭至尾,其實就岡村自己被矇在鼓裡,也真夠可憐的。

岡村要攻的是長沙,這點大家都知道,問題就在於要不要守長沙。白崇禧主張長沙不守,而是退至衡陽,薛嶽則堅持在長沙一步不退。

按照南嶽軍事會議的重新部署,第九戰區隸屬桂林行營,也就是說白崇禧是薛嶽的頂頭上司,然而薛嶽並不服他這位上司。

薛嶽(左)感激陳誠(右),獨不服白崇禧

當年薛嶽正是春風得意之時,輪到桂系得勢,白崇禧上來後毫不客氣地把薛嶽第一師師長的職務給免掉了,而那幾乎成了薛嶽倒黴的開端。

薛嶽恩怨分明,陳誠把他拉上岸,他記住了,白崇禧把他推下溝,他也記住了。

凡是白崇禧的指示電令,只要他認為不對的,馬上一個“叉叉”上去:胡說。或者批道:不理。更有心情不爽的時候,扯碎了就往紙簍裡扔,把旁邊的幕僚都弄得面面相覷,過後只得悄悄再拾起來,重新拼貼。

在薛嶽看來,這沒什麼過分的,你以前對我“毫不客氣”,我現在回報你的當然也只會是“毫不客氣”。

不過此番卻有些不同。

放棄長沙並不是白崇禧一個人的主張,而是中國統帥部相當一部分人的意見,最後連蔣介石都同意了。換句話說,薛嶽“抗命”抗的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但他仍固執己見,不肯讓步。

賽馬故事

9月15日,第一〇六師團從東路率先發動進攻,揭開了第一次長沙侵略戰的帷幕。

第十一軍雖然轄有七師一旅團,但各有各的防區,不能整師抽出,一般都得抽一半,留一半,所以六個師團的進攻部隊,有相當一部分實際都是以旅團為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