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相當一部分實際都是以旅團為單位參戰的。
不能呼啦啦一道上,就應該集中,岡村卻偏偏來了個分散。
到這時候為止,岡村仍然像是幼稚園的小朋友,自己捂住了眼睛,就以為別人都看不到他了。為了告訴薛嶽,他要進攻的不是長沙,而是福建,他分兵三路,以作“疑兵之計”,最後沒“疑”住人家,反把他自己給絆倒在地。
從總體上看,岡村很是失策,但還是有人給他撐足了面子,而這回幫他爭氣的,恰恰是“日本最弱師團”。
萬家嶺大捷後第一〇六師團重新進行補充,搖身一變,實際上成了另外一個新編師團。這個“新第一〇六師團”由第十一軍的特種部隊抬著轎子,因緣際會地拿下南昌,首先令他們自信心大增,之後在南昌攻守戰中又獲得了新編部隊最缺乏的作戰經驗,所以早非吳下阿蒙。
第一〇六師團出場後很是搶眼,他們使用迂迴繞擊的戰術,居然迫使由四個軍構成的東路防線連連後退。
東路屬於“疑兵”,薛嶽對此很清楚,可“疑兵”也不能不重視,只要它一得勢,就極有可能馬上變成“重兵”,並對你形成致命威脅。
9月16日,薛嶽迫不得已,只能將作為預備隊的王耀武第七十四軍派了過去。
剛剛才打了一天,就需要使用預備隊,而東路還不屬於主戰線,這令蔣介石聞之都大為不滿,特地嚴令薛嶽: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得再把兵力抽到東路。
三路進兵,薛嶽唯一不用過分擔心的是中路。
中路與廬山類似,千米以上的高地連綿不絕,屬於岡村頗為發憷的“三百米以上”地形,而且薛嶽早已圍繞山地構築了堅固陣地,日軍要硬攻的話,必然只能重蹈武漢會戰的覆轍。
可是薛嶽仍然很危險。
春秋時候,有一個著名的田忌賽馬故事。
故事中說,齊國大將田忌欲與人賽馬,卻無取勝把握。“武聖”孫臏便給他出了個主意,同樣的三匹馬,用上等馬對中等馬,用中等馬對劣等馬,用劣等馬對上等馬。比賽結果是,前兩匹都贏了,只有後一匹輸了,三局兩勝,田忌取勝。
岡村是“中國通”,他的用兵似乎也仿照了這一典故,即東路用了中等馬,不過這匹中等馬猶如吃了壯陽藥,一個新編師團能牽制對方整整一個集團軍,甚至將第七十四軍都逗引了出來,這局就算贏不了,也已經不錯了。
中路用了劣等馬,能不能翻過山都無所謂,僅僅是做個樣子,嚇唬嚇唬你,順便再分掉你一點兵。
岡村所使用的重兵全部集中於湘北西路,出動兵力達到五萬多,佔去進攻部隊的一半以上,而且以“日本最強師團”熊本第六師團作為主力,是標準的“上等馬”。
就地勢而言,湘北完全在“三百米以下”,加上第九戰區最為得力的第七十四軍調到了東路,薛嶽再怎麼折騰,至多也只能整一個“中等馬”出來。上等馬對中等馬,這局必贏!
正是由於湘北之戰如此重要,所以史家又將第一次長沙會戰稱之為湘北會戰。
9月18日,第十一軍從湘北發動進攻。只要湘北得手,岡村就可以一箭雙鵰,順勢迂迴到守軍的中路側後,那裡自然也沒法再守。
三局兩勝,薛嶽如果一下子輸掉兩局,不用說,敗是註定的。
十二金牌
形勢急迫,白崇禧三番五次讓薛嶽後撤,但薛嶽就是不接受命令,“小諸葛”發現桂林行營主任的招牌不靈,於是索性搬出副參謀總長的架子:再不遵令,今後長江以南如有閃失,唯你是問。
仍然沒有動靜。
白崇禧無奈之下,只好把狀告到蔣介石那裡。
蔣介石正告薛嶽“少安毋躁,靜待時機”,實際上就是避免在長沙決戰。
這次薛嶽不敢再甩出“胡說”或“不理”了,但他反客為主,在電話裡跟蔣介石嘮叨個不停,你不同意他就不放電話。
蔣介石為此頭疼不已,一聽是薛嶽的電話,就立即跑得遠遠的。≮我們備用網址:。。≯
“委員長”不在,不還有“委員長夫人”嗎,薛嶽去找宋美齡。
宋美齡與薛嶽的夫人同為海南文昌人,兩人是拜把子姐妹。因為這層關係,薛嶽與宋美齡的私下關係也很好,他的很多話都是透過宋美齡向蔣介石傳達的。
薛嶽讓宋美齡轉告蔣介石:就算日軍逼近長沙,我也絕不後退!
這話一遞,把蔣介石給急得夠嗆,至此再也沒法裝隱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