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元逢人就說,這下好了,我們和香月談得非常成功,“和平解決”已無問題。

不知內情的還真以為中日雙方談得其樂融融呢,哪裡知道香月的刀已架在了宋哲元的脖子上,就等他對“細目”答是或否了。

這是7月18日的事,第二天,即7月19日凌晨,宋哲元“失蹤”了。

所謂道歉,不過是宋哲元故意放出的一顆煙幕彈,以便為成功逃出天津城作掩護。

不走不行了。

張自忠曾與七個門客結拜過兄弟,這七個人幾乎全與日本人有一腿,他們爭先恐後地向宋哲元施加壓力,無非是說如果不答應“香月細目”,日軍就會如何如何,你姓宋的就可能如何如何。

宋哲元成天遭到這些傢伙的逼迫和圍攻,連說話都變得很不自由,可想而知是一個什麼樣的處境。

所以,他一定要逃出去,而且一定要逃得不動聲色,讓周圍的人都渾然不覺。

宋哲元出走天津,去的仍不是保定,而是北平,這表明,他還是不願意蔣介石涉足華北。

宋哲元原本以為自己走得神不知鬼不覺,卻不料他的行蹤其實早在香月的監視之下,後者見宋哲元不肯就範,便立刻動了殺機,想仿照當年對待張作霖那樣,用暗殺的方式除掉對方。

香月在鐵路上放了炸彈,只是他的運氣不好,炸彈沒有按時爆炸,宋哲元逃過一劫。

人既沒困住,也沒殺掉,兩個陰謀雙雙落空,香月因此氣急敗壞,他找不到宋哲元,就找張自忠。

有道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張自忠本是出色的武將,但因“戰而優”而冒冒失失進入仕途後,則明顯缺乏政治智慧,給周圍的小人一包圍,腦子就變得暈暈乎乎,不知南北西東了。

在他眼裡,宋哲元其才其德,哪堪重任,還跟日本人打交道呢,一邊去吧,這些事情,只有我張某人才能辦得到,辦得好。

在“把兄弟”的鼓吹和作陪下,張自忠竟然自己在“香月細目”上籤了字。

兩千多年前,我們的孔老夫子曾說過一句這樣的話:里仁為美,擇不處仁,焉得知?

你要買房子,最好選擇跟有仁義的人做鄰居,那樣才會“美”,而如果整天跟一些不仁義的傢伙混在一起,天長日久,你也會變得跟他們一樣,搞得不仁不義,這就太不聰明瞭,哪裡還有什麼“知”可言。

做個假設,此時若是有蕭振瀛類賢者處其左右,察其得失,諫其不智,以張自忠這樣的大丈夫,又豈能迷失於道中。

字雖是簽了,可是當時在29軍中,能夠直接談判簽字的,僅宋哲元和秦德純兩人而已,張自忠是沒有這個許可權的。類似這樣的重要檔案,即使簽了字,若無宋哲元或蔣介石的認可,還是不能作數。

香月當然不是不清楚這一點,他其實另有用意,那就是藉機拖張自忠下水。

宋哲元外和內戰,早被老狐狸瞧出了端倪:你要把29軍做成彈簧,我偏要弄斷這根彈簧!

香月要做的,就是一面不惜代價打壓宋哲元和馮治安,另一面拼命把張自忠往自己這邊拉,即“壓宋拉張”,逐漸加大力量,最後可促使這根彈簧瞬間崩斷。

當然,現實世界很難做到這一點,誰有這麼大的力,可以立馬把一根彈簧給掰斷呢?問題是,此彈簧本非真彈簧,裡面原本就存在著散架的可能。

第31章 出兵中國(2)

松室當年透過離間蕭宋,差點使“華北自治高潮”修成正果,香月繼之而起,他要以離間宋張的辦法,使29軍陷於內鬥,從而對外失去還手之力,在反間計的使用上真可謂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宋哲元到北平,不為別的,就是督戰。

因為此時酒井旅團已到達密雲,眼瞅著關東軍從長城外千里迢迢趕來,他們來幹什麼,總不是為了到北平郊外旅行觀光吧。

看到眼前熟悉而高大的古城牆,華北諸侯不能不動真情。

千百年以來,刀光劍影,鐵馬金戈,一個異族被打退了,另一個蠻邦又接踵而至,乃至於古城之外烽火不熄,警鐘長鳴。

這些異族蠻邦個個凶神惡煞,然而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又豈有把國土拱手相讓的道理!

沒有什麼可說的,北平必守,華北必守,29軍的尊嚴和價值也必守。

宋哲元打馬進城,城內氣氛異常緊張。

在馮治安的排程下,連日來守軍嚴陣以待,各個城門一律緊緊關閉,而城裡的各個要道上都修建了防禦工事,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