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部分

駐屯軍”一體指揮。

7月11日,宋哲元還在趕往天津的路上,關東軍和朝鮮軍卻已經出發了,你說那個什麼“秦松協定”能有多少誠意?

然而從張自忠到宋哲元,卻全都被矇在鼓裡。

由於考慮到原華北“駐屯軍”司令官田代皖一郎正在病中,載仁在派兵的同時,又從天皇那裡請得“聖命”,宣佈由香月清司中將接替田代的職務,馬上前去天津履職。

香月清司,畢業於陸大第24期,此前任教育總監。

這個教育總監,可不是教育部部長,而是管理陸軍教育訓練的負責人,陸軍三個頂級主官,除參謀總長、陸相之外,就是它了。由此也可見香月的資歷和日本對此次作戰的重視程度。

香月到天津時,日本的關外援軍尚未能到達華北,所以他表面裝得和顏悅色,以便與“秦松協定”相配合。

宋哲元被眼前假相所迷,真的以為香月是新上任的“和平使者”。為了表示自己的誠懇,他宣佈解除北平戒嚴,釋放開戰以來抓到的日軍俘虜。

可是他很快就發現自己上當了。

7月14日,香月派人找到宋哲元,提出了新的嚴苛要求,其中甚至要求29軍撤出北平,這就是“香月細目”。

香月之所以這時候揭開假面具,當然是因為他的援兵快到了——關東軍酒井第1混成旅團已逼近華北,朝鮮軍龍山第20師團也將隨後趕到。

宋哲元大吃一驚,彷彿一下子從夢境中被震醒了過來。

不是說有“秦松協定”,不是說事情可以了結了嗎,怎麼又跑出來這麼一個東西?

他立即給張自忠打電話,要求後者火速趕回天津。

7月15日,宋哲元在天津主持召開29軍主要將領會議,會議的內容就是一個:既然“秦松協定”淪為畫餅,究竟是和,還是戰?

會上再次出現重大分歧,將領們分為兩派,一派以馮治安為首,主戰;另一派則以張自忠為主,主和。

宋哲元表面上不置可否,但其實他只是為了附和張,以便使29軍內部不致分裂。→…。←

打個比方,宋哲元要把29軍團體做成一根韌性極大的彈簧,一旦事急,雖乏他器,亦可憑此起到保命的撒手鐧作用,因為它打在人身上仍是疼的,而要維繫這根彈簧,其關鍵所在就是團結張自忠。

在這一設想中,宋哲元以“不戰不和”的姿態居中,“主戰”的馮治安居於一端,“主和”的張自忠居於另一端,宋在中間玩平衡,若戰,就遣馮治安;若和,就用張自忠,如此維持可進可退,可攻可守的局面。

事到如今,宋哲元內心已明顯傾向於馮治安,但是他也不能當眾與張自忠鬧翻,怎麼辦,只能避開張自忠。

7月16日,宋哲元下達密令給馮治安,要其確保北平,同時出兵迅速撲滅盧溝橋、豐臺之敵,主戰姿態畢露無遺。

只是由於先前的那個“讓”,致使時機錯過,盧溝橋和豐臺的日本駐軍今非昔比,馮治安已經沒有辦法將其連根剷除了。

7月17日,蔣介石發表“廬山談話”,提出了一句非常著名的口號:“如果戰端一開,那就是地無分南北,人無分老幼,無論何人,皆有守土抗戰之責任,皆應抱定犧牲一切之決心!”

蔣介石的這次演講是很成功的,他在講話中沉痛而堅決的表情語調,深深打動了在場的所有人。

但鮮為人知的是,其實在國民黨高層,“廬山談話”還是曲高和寡。汪精衛等人都認為,內部這樣講講可以,正式發表出去很危險,會壞事的。

據蔣介石說,當時就他老婆宋美齡一個人贊成公開發表演講稿。

你們都不讓發,我卻一定要發。

這篇稿子是蔣介石一個字一個字親自寫出來的,實際上是他這麼多年積壓在心頭的話,不吐出來不痛快,而且他將此視作給“倭夷”服用的最後一劑湯藥,能不能管用都在此一舉。

從講臺上下來,蔣介石馬上捎話給宋哲元,告訴他:大戰則小安,小戰則苟安,不戰則不安。

但宋哲元不僅沒從正面答覆,而且還拉著張自忠去給香月“道歉”了!

無論“秦松協定”還是“香月細目”,都說要道歉,那我就親自來給你道一下。

對於宋哲元此舉,連張自忠都感到十分驚訝,因為宋哲元素以自尊心強著稱,對於丟面子的事向不肯為,而且這種事其實也並不用他親自出面,以秦德純代之即可。

回來之後,宋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