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要被別人合併了,這可是他們當年一塊磚頭一片瓦砌出來的,就這麼沒了?
真是辛辛苦苦幾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大家嘴上不說,心裡沒少罵:敗家子一個!
以張作相為首的老派人物主張:東北只需保境安民,並且善處東鄰(日本),至於關內發生什麼事咱們別去管它。
不過這幫老頭子相對而言還是比較好糊弄的,幾句話就能把他們給“將死”:你們說不易幟,那試問北伐軍來了,誰能出去擋一把?
老頭子們面面相覷,都傻眼了,論指揮打仗,還是當鬍子時候的那點本事,怎麼幹得過如狼似虎的北伐聯軍。
見大家都不動彈,小張緩了口氣,接下來便曉之以理:想當年老爺子那麼強悍,還不是退到關外來了,現在人家已經打到家門口,我們要是再退,就只能到大海上做漁民去了。
再繼續忽悠:所謂易幟嘛,其實只是換個旗,把原來東北的旗,改成南京的旗,重新裝修個門面,掛個新招牌,看上去是聯營了,其實裡面經營照舊。
聽到原來是換湯不換藥,老頭們都不吵吵回家了。
接下來的就不那麼好騙了。此人就是楊宇霆。
這位仁兄不是已經辭職回家了嗎?
答曰:辭職是辭職了,但沒回家。
老楊在外面溜達了一圈,又回來了。因為他在路上就把事情想清楚想明白了:愣小子這麼對待我,其實就是想趕我走。
當初選當家人時,自己好歹還給對方留了個省長的位置,輪到自己,就只能做省長的公務員了。事情做得這麼絕,本來有一千個一萬個理由拂袖而去。
但走很容易。問題是東北這份基業怎麼辦,畢竟自己也沒少在上面出力流汗。更何況,老領導生前待自己不薄,作為託孤老臣,把皇子扶上馬,再送上一程,也是絕對應該的。
於是老楊就回來了,而且從此打定主意,再也不走了。
不走也有不走的理由,總參議、委員雖然沒得幹(那個什麼黑龍江省軍務督辦就別提了),但老楊還有一個職務沒免,他做總參議那會兒,還兼任著東三省兵工廠督辦。因為沒人注意,所以到現在這個職務還在那裡掛著。
老楊不走,小張就急了。
組織部的同志是幹什麼吃的,怎麼不知道發任免通知時把兼職也給一併免掉。現在麻煩了。大家都盯著呢,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以前集體當顧問,來個以年齡劃界一刀切,大家都沒話可說。事到如今,你要再把老楊的這個督辦職務拿掉,那就是針對個人,打擊報復、趕盡殺絕的痕跡也太明顯了。
小張只好親自找老楊談心做工作。
出國旅遊吧,考察考察,散散心。請放心,完全公費,不要個人掏一個子的腰包。
這麼好的條件,要是落在咱小民頭上,沒準樂得道都走不動了。公費旅遊,還是出國,那是最高福利待遇啊。
打住,這是民國!
如果多關注一下民國史,你就會發現,公費旅遊其實是政客們常用的一種招數。大致相當於北宋年間的杯酒釋兵權。後來蔣介石更是熱衷於此道,張學良、楊虎城這些人都架不住他的“勸說”,到國外溜達了一圈又一圈。
把地盤讓出來,把隊伍交出來,從“司令”變成平民,代價就是一趟出國旅遊,換了你,你幹?
楊宇霆不是“司令”,可他也不幹。忽悠誰呢?老夫哪兒也不去,就抽條板凳坐在這裡看你辦事,辦得好也就罷了,辦得不好還得倚老賣老說你兩句。
小張頭大了,意識到找麻煩的來了。
麻煩果然說來就來。聽說張學良可能要搞“東北易幟”,老楊馬上就火冒三丈。
恐嚇的那一套對他不起作用。
誰能保衛東北?我能!
前面說過,楊宇霆是個軍政全能的人。他和奉軍悍將郭松齡相比,既有相同點,也有不同點。相同點是兩人在軍事指揮和部隊訓練上都有一套。不同點在於,郭為人過於衝動,最後什麼事都沒辦成,自己死得很慘不算(“槍擊,曝屍三日”),還差點連累了張同學和“講武系”的其他師生。
同樣是戰績在身的大將,楊宇霆則表現得能屈能伸,很懂權變之道,這種“講政治”的風格在張作霖生前是最受欣賞的。
話說當年辮子軍領袖張勳邀請奉軍將領開會,楊宇霆和郭松齡都去了。會前議程沒透風,開著開著張勳卻說到搞復辟那檔子事上去了。楊、郭都是見過世面的人,留辮子搞復辟對他們來說如同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