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多星期後,在“講武系”少壯派的擁護下,東三省省議會聯合會推翻舉手表決的方法,改用選票推舉,張學良順利當選東三省保安總司令兼奉天保安司令——實踐出真知,誰說二者不可得兼。
小張在正式宣佈就職的同時,還成立了一個東三省保安委員會。這個委員會沒有什麼實權,但能把老棍棍們都裝進去,基本相當於後來蔣介石在臺灣搞的戰略顧問委員會這樣的機構。楊宇霆名列其中。
老楊馬上提出辭職。
張大帥手下的老兵,三朝元老,當朝宰相,要資歷有資歷,要能力有能力,招呼不打一聲就給免了,也太說不過去了吧,不就是主持會議時沒選你,歷史上有那麼一點意見嗎?
人家一個“小諸葛”,給你個小字輩當顧問逗著玩,也太不拿人當人看了。
知道老楊是嫌職務不夠分量,怎麼弄一個夠分量的位置讓他乾乾呢?小張很頭疼,憋了半天,總算憋出一個“黑龍江省軍務督辦”來。
老楊不聽猶可,一聽氣得差點抽風抽過去。當總參議那會兒,黑龍江省省長都是要向他彙報工作的,現在竟然反過來,要他這個老前輩到下級那裡去當公務員,這在最看重等級的官場體系中,不啻於給人老臉一嘴巴子,是一種明明白白的侮辱。
走人,甩袖子不幹了。
老楊走了,小張笑了。因為他知道眼前的這個人不只是一點點難對付。現在走了正好,全世界都清淨了。
毫無疑問,在時年27歲的少帥走上紅地毯的那一刻,他心裡一定充滿了對那個被他稱為老叔的人的無限感激之情。
大家沒有看錯,這確實是一個天底下少見的忠實厚道之人。
當東北王的桂冠向他招手時,他毅然選擇了放棄,只為了一句承諾:老帥在世時,我答應老帥要關照漢卿!
東北少帥張學良上臺後,對外連做了兩件事。
一件是與北伐軍議和息兵,將關內所有軍隊全部撤回東北。另一件是正式釋出大元帥張作霖的死訊。
對於田中首相來說,這兩件事都不算意外。現在懸在他心頭的,是張少帥還會不會做第三件他最擔心的事。至於兌現他老子的那些畫餅式的協議,則還是其次了。
第11章 謎底(2)
這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東北易幟”,主意是南京的蔣介石先提出來的。
把奉軍趕出關內容易,要跑到關外去解決東三省問題就不那麼簡單了。事實上,在“皇姑屯事件”爆發,奉軍逐步退回東北後,原先共同北伐的四兄弟蔣、馮、閻、李就已經不齊心了。
這四位各有各的算盤,都不是什麼善茬。眼看隨著平津拿下,全國已大半統一(除了東北),蔣介石第一個想到的就是集中軍權、政權、財權於中央,同時削弱地方實力。而那三兄弟謀算的則是怎樣憑藉參與北伐之功,在既保住自己的山頭的同時,還能拿到儘可能多的好處。
四兄弟各懷異心,再提進軍東北就不那麼現實了。更何況在蔣介石看來,東三省的問題比其他地方都要複雜得多,因為這中間必然涉及到和蘇聯、日本的關係。
要論兇狠和不講理,這倆老外哪個都不是好惹的。老毛子先撇開不談,日本軍人的處事風格,蔣介石可是在路過濟南時就著著實實領教過了,當時連他自己都差點被日機扔下的炸彈給終結掉。
對東北問題,蔣介石準備採取“和平解決”的策略,具體辦法就是“改旗易幟”,使張學良從名義上歸附南京政府。
在北伐軍拿下平津之前,中國一直南北對峙。北洋政府使用的“國旗”是五色旗,南方國民政府使用的則是另一種,叫做青天白日滿地紅。
所謂城頭變幻大王旗。旗幟問題很重要。在這之前,新疆已經宣佈易幟,正式歸附中央,從而標誌著關內中國已完成形式上的統一。如果東北也像新疆那樣,只要換個旗,就能取得兵不血刃的效果,又何樂而不為呢?
其實東北的新任少帥張學良也是這樣想的。
早在關內時,他就不願與北伐軍硬磕下去了,曾經揹著老頭子,給蔣介石又是送密信又是發電報,要求罷兵息戰。
主政東北後,他知道憑東北軍一己之力,很難獨存,所以也傾向於歸附南京政府。
但是“東北易幟”,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在東北軍政內部,最有意見的就是跟老張打江山出來的那幫人。堅決不同意。
什麼叫合資上市他們不懂,只知道老張帶著他們辛辛苦苦辦的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