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37部分

郎找的是衛王,二十一郎選擇拜訪鄭靖業。

衛王對於他十九侄子的想法既不支援也不反對,只說:“且看看,還要看周王太妃怎麼說。”他也打不了這個包票。

鄭靖業可沒有衛王那樣好糊弄,聽了二十一郎的意思,面色不變,依舊是笑吟吟地,說出來的話就比較耐人尋味了:“周王嗣子,未來之郡王,也要良質美材方可。”

說來慚愧,已經坑了老皇帝選定的繼承人,又間接趁亂坑了諸王好幾把,以至於坑死了好幾個人,這個老狐狸心軟了一回,想起苗妃被坑得慘,又想起老皇帝生前最後的日子裡最心疼的其實還是這個小兒子,便不肯讓人輕易糊弄了苗妃。

二十一郎的段數比鄭靖業差得太多,被說中心事,背上生汗,含糊著竟不敢撒謊說他要把個呆兒子弄去給弟弟當嗣子。鄭靖業看著二十一郎的背影,心說就你這樣的也敢出來算計人 ?'…'對手是誰都不清楚呢!

鄭琰一聽說周王死了,她心裡咯噔一聲,就派人盯住了杞國公府,接著就把訊息傳給了鄭靖業。父女倆一番密談,具體談了什麼,外人並不知情,只知道談話過後,兩人周圍的氣場都舒緩了不少。

走門路的當然不止會走一處,李幼嘉、韋知勉那裡,這幾家也活動了。蕭復禮生父那裡,則是由王妃出面,在衛王、宜和、慶林等處也活動了一番。

第三百八十七章 過繼

衛王跟他皇帝哥對於女人的品味截然不同,衛王喜歡解語花,對於苗妃這樣的“潑辣貨”著實欣賞不來,頭疼地道:“你願意,還得看人家父母願意不願意,不能你說這孩子好就要抱去養,沒這個道理啊。”

十九郎已火速避韋知勉一孫入王府,又許諾,如果事情成了,則再闢韋知勉另一庶孫入王府,給一出身。韋知勉家族人口只比鄭靖業多不比鄭靖業少,兒孫們的仕途也夠他愁的。故而韋知勉也跟著附和:“正是此理,既不可令周王殿下身後淒涼,更不能強奪人子。不若各退一步,如何?”

徐瑩當即同意:“咱們定一個好孩子,也好跟人家細聲細語地商量,否則把人家兒子都叫過來看完了又打發回去,雖然是太妃的晚輩,也顯得不把孩子們當回事兒了。”演技不太好地掐指算了算,故意略過了十八郎家裡的人,又胡亂點評一番,最後提議了蕭令德的兒子,盛讚這孩子懂事兒。

衛王一想,咦?完全想不起來這是誰——孫子輩兒太多了。韋知勉固然不同意,力薦十九郎之子,衛王還是沒印象。李幼嘉則受二十一郎所託,為其張目,獨鄭靖業不開口。

徐瑩對小輩們倒是比較熟悉,把韋知勉和李幼嘉所薦之人都給批了一回:“呆呆木木的,書也讀不好,話也說不全的,不頂用。身子也不好,不若十郎之子,已經有十一歲了,好養活。”

韋知勉與李幼嘉更毒,直接攻擊蕭令德,這貨全身都是破綻,沒有一年沒惹禍,隨手撿兩條都夠使的,這兩位是朝堂打嘴仗打出來的,絕對口上無德:“生父若此,耳濡目染十餘年,誰敢保證品性,到時候算到周王名下,別讓逝者蒙羞!欺負死人不會說話嗎?”

吵得那叫一個熱鬧!給個親王立嗣,竟比當初選小皇帝還糾結。

人人都要算計周王的死,由不得苗妃不炸毛!她死了兒子,正在傷心中,已經有人盤算著她兒子的遺產了,這教人如何能忍?所謂同性相斥,苗妃先掐徐瑩:“果然十郎的兒子好,太后當初怎麼不過繼了去?”看一眼蕭復禮,“當初聖人並不在候選之列,太后一眼就沒相中十郎家的兒子,這才又找補的聖人。”

從來只有徐瑩噎人,沒有別人噎她,現在被苗氏這麼一堵,殿中老男人們人人覺得暢快。

周王太妃一輩子也只在老皇帝那裡吃了口大虧,虧麼,吃一次就夠了,這回誰也別想再算計她兒子!然而她兒子又需要一個摔盆捧靈的來辦喪事,這事兒她還得求著人家,這問題就來了。

僵持不下之下,苗氏對鄭靖業道:“首相為何一言不發?當初聖人對相公何等信任,如今他的兒子去了,你不為他兒子說點什麼嗎?”妄圖激起一個政客的良心神馬的,本身就是一個天真的想法。

鄭靖業卻好像被感動了:“立嗣事大,不如緩行,眼下請吳王子權充孝子,大事過後,再定不遲。”吳王妃嘴唇動了動,終究沒吱聲。

徐瑩道:“這如何使得?別傳出閒話說把吳王獨子給過繼了,到時候不好收場。”

鄭靖業道:“是不能因為周王薨逝就隨意給他過繼子嗣,總要一個好孩子才可,否則出身再尊貴、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