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再好、書讀得再多也不能夠,對吧?”眾人一齊點頭。
“都叫來不合適,那就一個一個來議吧。”他記性好,功課也做得到家,一個一個把蕭復禮的堂兄弟們挨個兒點出來,自然招致一致的反對,周王的侄子裡除了要繼承父親爵位的,餘下的竟沒一個好人!
鄭靖業道:“宗室的事情,蕭姓之人皆可。唔——”唇角詭異地勾了起來,對衛王道,“聽聞十一郎育有三子?”
臥槽!
衛王一頭汗:“不好,哪有親侄子不要偏要過繼堂侄的?”
鄭靖業攤手道:“我們不是說過,要給周王一個好孩子嗎?大夥兒都同意了。這不是親侄子都被挑剔乾淨了嗎?十一郎模樣好,文武兼備,夫人又系出名門,無可挑剔了。”
韋知勉大恨,早知道他該提名自己外孫的——他閨女嫁給衛王世子,生了好幾個兒子呢。李幼嘉見鄭靖業發話了,馬上與鄭靖業保持一致。徐瑩不肯同意,借用了衛王的觀點:“隔得略遠了。”
苗妃腦筋一轉,她玩陰謀玩不轉,卻知道最樸素的法則:誰最兇殘就跟誰保持一致。當下對衛王哭道:“我丈夫沒了、兒子也去了,如今寡婦人家,誰都想塞個破爛貨給我做孫子圖謀家產,你做叔父的,就眼看著侄子被人作踐麼?你子孫興旺,勻我一個又如何?”
衛王也想哭了!這特麼都是什麼事兒啊?“再看看,再看看行麼?”
談不攏,徐瑩果斷地請苗妃去休息,苗妃道:“你們別想趁我回去了就擅自定了,欺負我寡婦人家,也不怕死後沒臉見祖宗!”說得徐瑩臉色非常難看。
此後苗妃也不入宮,就往衛王家裡去,衛王被她逼得龜縮不出,連兄弟曹王死了想出門都被苗妃給堵了個正著。
為了兒子,她是什麼都做得出來。乾脆就帶著兒媳婦兒跑到衛王家大門口,讓奴婢們跪在地上磕頭,又散佈了滿京的謠言,聲稱皇太后等人要作踐死人、欺負寡婦,給過繼敗家子,把大正宮裡批判諸王之子的話傳遍了市坊。又胡編了什麼皇太后孃家、韋知勉等人收了賄賂才要把個壞小子過繼給她當孫子等流言,四處傳播。
民眾總是樂於八卦的,管你是不是真的,勢弱群體總是惹人同情的,苗氏寡婦死了兒子果然值得同情。滿京的輿論都轉向了苗氏一方,衛王一臉便秘地道:“曹王兄弟去了,你讓我去他家看一看成不?”
苗妃道:“他有妻有子、有兒有女,你還要上趕著過去,可憐我的兒子啊~孤伶伶的……”
衛王跺腳道:“這不合禮數。”
苗妃道:“呸!這話也只好哄別人了!大正宮我住了二十年!你不答應,就別去曹王家了!嫌我煩,我明兒就去大正宮哭去,天下總有正直之士。”
遇上個不按牌理出牌的,你能怎麼辦?強行鎮壓是個好辦法,奈何鄭靖業有意縱容,還狀似無意地撐腰。杞國公家到底臉皮還沒有厚到家,徐瑩就算記恨苗妃也只能收手。苗妃又跑到曹王家一大哭,哭得衛王為了讓兄弟能夠走得順利一點,不得已交出一個孫子當買路錢。
周王太妃完爆皇太后與朝臣。
苗妃佔了大便宜了,且不說承嗣孫是衛王的親孫子。這孩子還有蕭深很好的基因,長得也很可愛。孩子他爹蕭深也是個極有前途的宗室子弟,連番因老皇帝喜歡與自己努力還有戰場上的功勞爵已至咸寧侯,日後有什麼樣的發展還說不定。有這位親生父親幫襯著,小孩子的成長會順利很多。這又不像過繼皇帝,還要防著追諡生父什麼的,抱過來就是周王兒子沒得跑了。
過繼手續一辦,孩子往周王靈前一抱,苗妃終於鬆了一口氣。
與周王喪事的大吵大鬧滿京都八卦相比,曹王的喪事就“低調”得多了。雖然曹王妃不大痛快,她是繼妃,新任的郡王不是她生的,她的兒子只有一個得了個伯爵。總體來說卻沒有鬧出什麼事兒來,因曹王妃還活著,家也沒有分。就這麼還繼續過了。
曹王家的事情卻與鄭家有些相關,六郎鄭瑞的妻子蕭氏是繼妃所出,兩人要給曹王服幾個月的喪。
幾件白事籠罩著,京城這個年卻過得依舊熱鬧,主要是周王過繼子嗣的事兒資訊量太大,豪門恩怨神馬的,真是刺激人的八卦神經啊!諸王則只能連叫晦氣,周王太妃這個腦殘太特麼兇殘了!然而事已至此,誰又能把她怎麼樣呢?不看僧面看佛面,誰能跟衛王親孫子慪氣呢?
新年就在八卦中度過,過了新年,鄭琰也將除服,學校開學,崇道堂的人增多。總數達到了一百餘人,比起鄭琰設想的二百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