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沒有放棄,繼續不停地打探,終於在第三天的下午,電話打到北京廣播學院的時候,聽到了電話另一端的老師說他們的出國名額沒有用完。最終他用毅力,給自己換來了機會!
第24節:看他們如何搞關係:開放你的關係網(2)
這樣的毅力,讓我們看到了“搞關係”的實質,並不是對方一定要是熟人才可以辦成事情,重要的是,你要有毅力,推開別人的大門。
職場人同樣如此,很多職場人士說工作壓力大,做事不順心,但這種工作壓力大,其實並不一定與工作量以及工作難度有直接的關係,而是“不合群”導致的——他們在職場上缺乏交流和團隊合作,不會搞關係,往往是孤軍奮戰,所以感覺心情鬱悶。
不會“搞關係”,就等於封鎖了自己的資源寶庫。缺乏和他人溝通的人,性格上會喪失熱情與毅力。在人際交往中,總是希望別人主動接近自己,自己卻不會主動與人交流。這種情況發展下去,時間一長,這一型別的人就會被他人遺棄,於是他們就會感到被孤立,心理壓力就會增大,工作時也會力不從心。
王蘇在單位裡被大家叫做“獨行俠”。他沉默得像是一扇關閉的門,因為感覺自己“不怎麼會說話”,於是,經常在集體活動的時候,表現冷淡,並感覺無聊。
後來,他的部門來了個女孩子,叫李梅梅,這個女孩的性格非常熱情,不多久就和同事打成一片了。有一天,李梅梅過生日,她邀請了眾同事,在一家KTV開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生日派對。因為來的同事很多,有的同事也帶著朋友過來,現場十分熱鬧。就是那一次派對,讓李梅梅又認識了很多朋友。
還有一次,公司舉辦活動,王蘇和李梅梅一起參加活動。有人對王蘇打招呼的時候,王蘇只是點頭微笑一下,交換個名片,也有點矜持。而李梅梅的舉動就非常熱情了,她先主動遞上名片,寒暄著,逗逗趣,讚美一下女士的外表,男士的風度,不一會兒,周圍一幫人熱熱鬧鬧地聊了起來。當一撥人散去,李梅梅馬上能加入下一個群體,人群嘈雜時,她就傾聽,人群安靜了,她會很直率地說:“我能認識一下諸位嗎?”
就這樣,散場的時候,李梅梅手上有了厚厚的一沓名片,告別時,還和大家安排好下次約見。王蘇問李梅梅:“你為什麼總能成為焦點,而我總是被冷落呢?”
李梅梅的回答讓王蘇大吃一驚:“被冷落?沒有吧,是你自己冷落自己,只有你先重視自己,別人才會關注你。主動走到人群中,和別人說說話。要有毅力,不要因為對方的態度不積極就封閉自己,調整自己的狀態,用自己感染別人,慢慢地自然就受歡迎了。”
就這樣,王蘇被李梅梅的話點醒,他才意識到,不是別人不熱情而是自己不主動。
從辦公室“獨行俠”到好人緣,大家應該明白這樣一個道理:除了努力工作以外,職場好人緣,也要靠自己的熱情和主動去爭取。
其實很多不善於與人交往的員工並不是不會“說話”,只是長期的封閉,使他們不瞭解別人的心理和情感,說起話來往往只能從自己的角度出發。這就使他們很難與別人建立真正良好的人際關係,陷於進退兩難的尷尬境地。而且他們過於敏感,過於防範,時間長了就會導致沒有人願意與其交往,而只有一次又一次地用毅力來改變自己,嘗試與別人溝通,才能最終改變自己的交際氛圍。
最打動人心的一道暗示:你對我很重要
許多了不起的成功,其實都靠點點滴滴的細小努力積累而成,做人就是這些細小努力中最重要的部分。向上、感恩、關心——這三種性格是做人最需要具備的。如果一個人能力不錯,性格又好,想不成功都很難。
——唐駿
唐駿是一個對於細節非常用心的人,無論作為一個員工還是管理層,他常從他人想不到的細節處用心,告訴別人,他對自己有多麼重要,這樣的打動是“潤物細無聲”的。讓人只能豎起大拇指。唐駿曾講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天晚上,他在公司的電梯裡遇見了工程師David,David身邊的一個女孩看樣子像是他的女朋友。於是,唐駿就主動地說:“David,最近你們工行的客戶專案做得怎樣了……”
這個不經意的細節起到了一個絕佳的效果。第二天早上,唐駿的郵箱裡收到了David的郵件,David說唐駿讓他在女朋友面前很有面子,女朋友覺得連總裁都知道他的名字並且知道他在做什麼,證明David在公司裡很重要,也一定會有前途。郵件的最後說,女朋友對他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