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去找漏洞,補漏洞,效率一定很低。因為大量的時間是浪費在“查詢”的環節上了。而漏洞的特點是“分散”和“少量’,根本不適合用大規模查詢的辦法。
我們要求婷兒隨身帶上一個“錯漏本’。任何時候,不管哪門功課,一發現錯漏就往上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記下來以後,就等於把一百隻水桶上的漏洞,都集中到一個篩子上去了,什麼時候有空,就什麼時候解決。一個錯漏本,把分散存在的學習漏洞,變成了“集中看管”,給解決漏洞帶來了很大的方便。
這個方法的應用,使婷兒的學習效果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需要說明的是,上述所有方法的採用,都有一個重要的基礎,那就是婷兒對知識本身的濃厚興趣。她喜歡學習,渴望優秀,並願意為之付出多於常人的汗水。
婷兒的這種心理狀態,使我們對她的學業,長期以來一直採用“輕獎政策”、即使是她取得了比較大的成績,比如全國物理競賽二等獎這樣的成果,我們也只是給她買一盒磁帶,一副羽毛球拍之類微不足道的小禮品。因為獲獎的快樂,已經成了最大的回報,它帶給婷兒的滿足感,是任何物質獎品所不能比擬的。
此外,對每一門具體課程存在的學習問題,我們基本上採取的是“不介入”方針。這是因為,中國的教育本身就處在不斷改革和探索過程中,每年都有一定的變化。不是身處教育界,就不容易把握它的每一個細枝末節。如果盲目地去輔導,就會造成跟學校的安排不同步的弊病,弄得孩子無所適從,反而不美。更主要的是,成都外語學校本身,就有相當好的各科老師。婷兒的勤學好問,加上我們所設計的各種學習方法,足以把各門功課的具體問題解決在課堂上了。
這樣,我們就能集中精力,著重考慮那些學習之外的其他素質的培養問題,使婷兒能夠更全面地成長。
用成熟的態度處理人際夫系
從嬰幼兒階段開始,婷兒就在接受做事講究合理性的訓練,這奠定了婷兒後來的好習慣。這種習慣也不可避免地引出了另一個問題…………;因為自己做事要合情合理,她也要求別人做事同樣合理。在小學階段,因為不住校,這一點還不大突出。進入外語學校之後,情況就大不一樣了。同學們每天24小時在一起,這就像是把一群小刺蝟關進了同一個籠子。婷兒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就顯得對人有點不夠寬容、不夠成熟了。
婷兒所在的寢室本來衛生搞得不錯,每次檢查都得滿分…………10分、可是有兩天卻連得了兩次9分。婷兒是個做事認真的人,第一次還忍著,到第二次就忍不住了。她沒好氣地對兩個有責任的女孩小S和小L說:“這個星期的清潔,由你們兩人包了!”
“為什麼?”對方不服氣了。婷兒得理不讓人,嘰嘰呱呱說了一堆理由。對方說不贏她,可是心裡不服,小聲嘟囔著很不高興。
兩個女孩的反應讓婷兒覺察到,自己大概有什麼地方做得不妥,可是又不知道該怎麼做才對。她把這件事寫進了日記,嘆道:“我真不知該如何處理這類事了。”
李老師看了,批了一句:“要講究點方式。”
又一次,峨眉電影製片廠派了幾個人到外語學校,拍了婷兒年級的一班上英語課的情景。婷兒的二班,不少小傢伙們眼巴巴地等著,盼著,以為這是“排排坐,吃果果”,拍完了一班就該輪到二班了。可是,那幫人從一班出來,就開始收拾器材,一副收工打烊的樣子,到了也沒到二班拍半個鏡頭。二班的小傢伙們大失所望,不少人都大呼“不公平”。婷兒也是其中一個。喊完了,她還覺得憋氣,於是提起筆來,又把這件事寫進了當天的日記,理直氣壯地交到李老師手裡:“我們班的同學都有些不平:為什麼峨影拍那麼多一班而不拍我們班?我不是認為出風頭就是好,但我認為要公平。”一副為民請命的架勢。
在日記上面,婷兒意猶未盡,還畫了一幅挺生動的插圖:十幾顆小腦袋瓜聚在一起,發出不平的呼聲…………;“憑什麼?”
其實,事情原本很簡單&;#0;一學校的目的,僅僅是為了請峨影廠拍一位英語老師的公開課而已,跟婷兒他們班本來就無關。
婷兒這一類的抱怨日益增多,引起了我的思考:
一個不甘平庸的人,就應當學會用成熟的態度來對待生活中一切不盡人意的人和事。如果需要,就以有效的方式去推進它的改善,而不是滿腹牢騷,怨天尤人。
況且,很多讓我們煩惱的樂西,其實只是些無關緊要的小事,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