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部分

著重培養了婷兒下面的幾種能力:

首先培養的是自學能力

從初中開始,需要靠自學來完成的學習任務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如果想當一個優秀學生,則需要比一般人更強的自學能力,才能自己給自己“開小灶”,加強“營養”。如果把眼光放得更遠一點,還會看到,在知識經濟時代,知識老化和更新的速度是非常驚人的。可能在大學一年級才學到的知識,還等不到大學畢業,就已經老化過時了。對很多人來說,學習變成了終身的任務。這就對自學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有一次,老師要求每人寫一篇應用文。婷兒從來沒寫過,一時覺得“狗咬刺蝟”…………;找不到地方下嘴了,她跑來找我。我沒有給她講一個字,而是隨手從書架上抽出來一本《應用文寫作概論》遞給她。

“啊!有沒有搞錯?”婷兒一看是大學生用書,驚呼起來。“我是初中生呀!你還沒忘記吧?”

“所以說,這本書足以滿足你的最高要來。難道還不值得看嗎?”我笑著說。

婷兒被這麼一憋,只好老老實實地拿書去看。先還嘟嘟囔囔地不高興,看著看著,就看懂了幾分,有了興趣。喲,原來自學也沒什麼了不起呀。她對自學增強了信心。這樣的事越來越多,婷兒的自學能力有了顯著的增強,對提高成績起到了相當大的作用。

其次是系統掌握了一套記憶技巧

初中課程和小學階段有一個重大區別,就是記憶量的成倍增加。而且到高中,到大學,以後每跨上一個新臺階,記憶量都可能翻倍。如果不掌握一套科學的記憶萬法,一定會學得既吃力,效果又差。婷兒在小學五六年級時,就掌握了一些初步的記憶技巧、可是一進初中,就顯得不大夠用了。為此,我專門抽時間,把那些對她有用的記憶技巧精選出來,從理論原則,到具體事例,為婷兒逐條作了詳細講解。不僅這樣,還要求她記筆記,並透過複習加深印象。然後,有機會就拿來用,直到習以為常為止。

此後,按科學的記憶原則去學習,漸漸成了婷兒的自覺安排。複習功課,要講究是否在16小時以內,免得遺忘率增加。遇到大量重複的術語,就採用濃縮法去記,免得白白佔用寶貴的記憶空間。遇到長段子要記,就先分析其中各部分的不同特徵,免得一鍋糨糊越記越糊塗。。。。

本來,每個人的時間都是一個恆量,用掉一小時,就少了一小時。可是記憶方法變科學了,一分鐘的時間能起到兩分鐘的作用,於是能夠有效支配的時間總量就增加了。這不僅有利於學好功課,而且還能騰出時間來,在更需要的方面發展自己。所以,掌握記憶方法,可以看做是一項有戰略意義的措施。

提綱摯領地學習,是又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

我曾經做過一個實驗:一本大約200頁的政治經濟學教材,一個記憶力良好的成年人用了差不多2O天的時間去看,等把書本一合,閉上眼睛去想,卻可能什麼都想不起來,只剩下一點模糊不清的印象而已。然後改用提綱挈領的方法去學,第一步先只看目錄,抓住全書的大結構,第二步只看小標題和黑體字,弄懂每一部分的要點。這兩部分加到一起,總共不超過三四頁紙。即使是一個記憶力很糟的人,也能很輕鬆地看懂記牢。最後,才進入每一章節的細節部分,深入理解每一章節的內容。結果,只用了一個多星期,這位成年人不僅能清楚地理解並記憶全書所有的重要內容,而且能憑這一個多星期的學習成果去應考,考出來的成績還是高分。

為什麼提綱挈領地學,就能有更好的效果?因為這裡應用一個可以稱之為“抽屜原理”的學習原則。打個比方說:如果把全家所有的東西都堆在客廳的地板上。這間屋子一定會亂得可怕。要想在這個“大垃圾箱”裡找出需要的東西,肯定會百倍困難。可是如果把所有的東西都分門別類,該進大立櫃的進大立櫃,該上書架的放上書架,還有寫字檯的抽屜、壁櫃等等,也都各司其責,再去找東西,還會困難嗎?

提綱挈領,就是先記住裝知識的那些抽屜、立櫃、書架的位置,再往裡裝各章各節不同的內容。所以,它能極大地提高學習效率。它除了對英語課這樣需要牢記每一個字母的課程不適用之外,能較好地適用於中學以上的大多數課程。理解成分佔的比重越大的課程,它就越適用。

這種方法,對婷兒的學習起到了“高效低耗”的作用。

補漏法,也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方法

即便是好學生,學任何科目,也都免不了會有漏洞。如果開啟課本,像海底撈針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