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4部分

,針對性很強地為她提供有效的幫助。

問題是,孩子一上學,老師就將取代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權威地位,在群體效應的作用下,老師的影響力很快就要超過家長。很多情況孩子們都懶得跟家長說,覺得沒必要…………一其實很有必要。在這種情況下,讓孩子養成與父母交流的習慣格外重要。

對此,我早有思想準備,並且提前採取了措施。早在幼兒園大班下學期,我就開始讓婷兒每天在回家的路上給我講幼兒園裡的“新聞”,這樣做的直接目的是為了讓婷兒練習表達能力,還有一個更深遠的目的,就是讓婷兒養成與家長交流的習慣,以便讓她與父母長期保持密切的精神聯絡,當她遇到麻煩的時候,能夠及時得到極其個性化的指導。

在小學階段培養孩子的交流習慣,其實非常容易。中午和晚上婷兒放學回來。我基本上都正在做飯,我給婷兒規定的是,一放下書包,就到廚房裡來跟媽媽談學校的情況。

我們每天必談的內容主要是兩部分,一部分是上課學了些什麼新知識…………每天堅持問婷兒的學習情況,是為了給她傳達這樣的資訊:媽媽非常關注你學習的進展,因為學習是你的頭等大事。這種態度會在潛移默化中使孩子也把學習看作頭等大事。另一部分是各種婷兒認為值得一提的事兒,尤其是那種引起她情緒波動的事情,無論是讓她高興還是讓她生氣或讓她覺得有趣的各種瑣事和疑問。

只要大人肯認真聽,小學生很樂意跟家長談各種事情,錯過了這個階段,大人可能一輩子都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對於獨生子女父母來說,那是多麼可悲呀!而我和婷兒直到今天都保留著這種廣泛而深入的交流習慣,對當媽媽的人來說,也是實實在在的幸福啊。何況這種幸福所需的代價並不大,從小學開始交談就夠了。

從做飯、吃飯到收拾碗筷,我和婷兒總是興致勃勃,海闊天空地談個不停。在需要點撥的時候,就點撥她幾句。這種平等交流的方式,使婷兒很樂意接受我的指導,心甘情願地嘗試用家長的社會經驗去解決問題。在婷兒第一次受挫折的時候,這種交流的習慣馬上就顯出了它的作用。

第一次受挫折,代理班長被撤

那是上學才個把月的事情。在學校,婷兒的主動活躍很快就引起了班主任的注意,開學沒幾天,班主任就讓她當了代理班長…………正式的班長要在兩個月之後再決定。剛入校就受到重視我們當然高興,但很快婷兒就因為一件意外的事情而失寵了。那是在語文課堂上,班主任正在教大家用拼音讀生字,在讀四聲字的時候,班主任老是先讀三聲再轉到四聲,如把“區玉…………去”讀成“取玉…………去”。婷兒在家裡習慣於隨時糾正錯誤,她馬上就舉手發言,當眾指出了班主任的讀音錯誤。班主任非常不高興地說:我沒有讀錯。婷兒還想和她爭論,但被要求坐下,並被批評為驕傲自滿,隨後代理班長的職務也被撤了。

婷兒很不服氣。回家告訴我之後,我首先肯定了婷兒的發音是正確的,然後告訴她:“指出班主任的讀音錯誤雖然沒有錯,但當眾糾正效果很不好。第一,她可能認識不到自己讀音不對,只會覺得你在出風頭,干擾她的正常教學。第二,有的人很愛面子,不喜歡別人當眾指出錯誤,尤其是被你這樣的新學生。雖然這不是什麼優點,我們不應該學習,但也不可能去改變它,我們只能改變自己的做法去取得好的效果。比如說,你在下課之後單獨找到班主任,用請教的方式向她提出這個問題,你看會不會是現在這個結果呢?”

婷兒想了想說:“我想不會,至少老師不會因此而不高興。因為這種做法不會傷老師的面子。”婷兒又問:“那為什麼老師錯了就可以不改正,我錯了就必須改正呢?”我笑著說:“你不改正考試就要丟分,你幹不幹嘛?”婷兒也笑了,說當然不幹。我趁機告訴她:“如果老師有問題,歸學校領導管。你以後再遇到這種情況,最好先回來問媽媽。至於代理班長,撤了就撤了吧,如果你能記住這個教訓,還可以使這件壞事變成好事呢!”隨即,我們的話題便由師生矛盾轉向了哲學:“為什麼壞事能夠變好事,好事也能變壞事。。。。”談著談著,婷兒的委屈就被新的興趣所代替,一次心理危機也安然化解。

像這種發生在孩子與老師之間的矛盾,如果沒有家長的幫助,很容易給孩子留下心理創傷,輕者造成是非觀念的混亂,重者形成反社會傾向。如果在問題形成之後再來解決,將非常困難,為了避免走到這一步,我情願把功夫下在預防之上。

一年之後,婷兒又遇到類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