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9部分

的軍營裡,也沒有明確的禁酒,按他的意思,酒能舒筋活血,減輕疲勞,行軍打仗,體力消耗大,不得不用,但一定要有一個度,超過度就應受罰。

十天過去,張心與韓信都沒有能找到立功速成法,張心只好向韓信告辭,他準備到各處看看,為韓信探尋機會,閉門造車,不會有什麼好結果。

離開那天,韓信將我們送出很遠,看得出來,他已經將張心視為知心朋友,也許他太渴望成功,現在突然冒出一個自願、真誠幫助他的人,當然得以誠相待。

為了更便於聯絡,韓信還撥了兩個較為機靈計程車兵做我們的隨從,一方面保護我們,一方面照顧我們的飲食起居,當然,錢還是得主要由我們出,因為此時的韓信,雖然領有兩百多號人,但是錢卻並無多餘。這樣一來,我們的日子就好過多了,就像做大爺一樣,樣樣都有人服侍,由此可見,韓信確實是個人才,什麼事情都考慮得那麼周到。

在路邊一個茶水攤,我們聽幾個行路者在議論,說張楚王陳勝部將擁立了魏咎為魏王,正招兵買馬,要恢復昔日大魏的風光。其中一個自稱為大魏舊族叫魏亭居的人,他聽說那幾個人也是曾經的魏國人,就極力鼓動他們一起投靠魏王,去為恢復大魏而建功立業,光彰後世。但那幾個人好像並不看好魏王,而是執意要去投靠項梁,因為他們認為故國雖好,那不一定就是自己的故國,魏王無論從聲威還是王者之氣,都不如項梁,雖然項梁還沒有稱王,只是打著楚王的旗號,但恰恰是這種懂得韜光養晦的人,才能笑到最後,才會成為真正的勝利者。

魏亭居很是失望,我本以為他會大罵這幾個人不知愛國,但卻出乎預料,他在聽了其它人的意見後,立即改變了自己的主張,主動加入他們,要和他們一起去投奔項梁,如果項梁不能重用,他們還可以先到楚王那裡蜇伏,相機再投。他們的對話很讓我吃驚,一個人如何能不愛自己的國家呢?就算那個國家再不好,也是故土難離,統治者只是過客,故土永遠都在那裡。更何況,只要暴秦被推翻,兩個國家很可能就會成為針鋒相對的敵人,如此而來,豈不是成了幫助敵人殺害自己的同胞攻佔自己的土地罪人嗎?在後來的一次談話中,我曾經把自己的這個想法講給張心聽,張心沒有正面回答我。

張心問:“在我們的國家裡,國家屬於人民還是人民屬於國家?如果你把這個問題搞清楚了,那麼,看你還會不會有這樣的疑問。”

當時,我無法區分國家屬於人民或者人民屬於國家這兩個概念有什麼不同,國家自然屬於人民,人民自然是這個國家的人民,兩者有何不同呢?這定是讀書人故弄玄虛,但現在,我總算感覺到了二者的區別,這是天與地的不同。在我們國家的歷史上,有兩樣東西最為寶貴,一個是土地,一個是人民,土地是財物,人民同樣也只是財物,是可以爭奪,可以出賣,也可以肆意揮霍的沒有想法、也沒有生命的東西。有用的時候,可以播撒各種種子,然後收穫各種物產,沒有用的時候,可以動用暴力,將其無情地壓榨,有用時,可以將你捧上天,無用時,可以一棒將你打下地獄。你可以什麼都不說,但你的話卻能盡人皆知,你可以不表態,但你卻可以被無數次的代表,你可以對與你一樣命運的人殘暴而無不用其極,但絕不能對高於你的人有絲毫的不敬。這就是我們歷史上各個時期國家與人民之間的實質關係。

張心加入到這幫人當中,他自稱先祖曾是晉國魏地人,幾輩人在外國流浪,始終懷念故土,這次聽說魏王樹旗,就立即起身,要為國家效勞。在張心三寸不爛之舌的鼓動下,魏亭居再次改變主意,願與我們結伴而行,一起去投靠魏王,但其它幾個人還是比較堅持,不過,他們已經承諾,如果項梁不能重用他們,他們就會立即投到魏王門下,為故國而戰鬥。

我們再次上路,但是,我們卻改變了方向,一路打聽,朝東南方向而去。在路上,張心對一個隨從耳語了一番,那人就原路返回了。

張心跟那名叫魏亭居的人聊得非(www。kanshuba。org:看書吧)常投機,那人一路上的吃住行都完全依靠我們,所以對於張心更是曲意奉迎,有問必答,如同隨行的參謀,讓張心時時顯現出成就感來。但此行的目的我卻一點也捉摸不透,魏亭居這個人好像從沒在歷史書中讀到過,不會是對歷史有過什麼重大貢獻的人,張心如此對他,會有什麼用呢?

起點中文網 www。qidian。com 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

第七十二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