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0部分

一個機械化炮兵師開赴諾門坎前線。此外,朱可夫還要求火速增加三個航空兵師和四個機械化防空炮團。

朱可夫曾在1938年到中國擔任國民政府的首席軍事顧問,對日軍的作戰能力和作戰方式非常瞭解。事後證明,朱可夫這些舉措是非常有必要的,要不是在技術裝備上佔據了絕對優勢,蘇軍必將收穫一場慘敗。萬幸的是,斯大林同意了朱可夫的要求。

日軍呢?在開戰前,就發生一起令人驚訝的事情。第23師團軍需官自殺了。

為什麼自殺?原來在出徵前,日軍透過航空偵察判斷哈拉哈河(也就是諾門坎一帶)區域有蘇軍1000輛左右的坦克與裝甲車,兵力在8到10萬左右,而日軍當時缺乏彈藥,各種炮彈奇缺,出戰的討伐隊幾乎無法得到炮火支援。

這種情況下,日軍高層還要堅持出擊,以寡擊眾,所以第23師團的軍需主官感到難以理解。當時日軍關東軍當時的全部炮彈儲備還不夠一個會戰份(平均每門炮只有30%會戰份),這引起了第23師團軍需官的極度擔憂,強烈要求師團與關東軍司令部取消這一作戰行動。認為當時已經確認爭議區以及哈拉哈河西岸,蘇軍集結了大規模的戰車部隊,日軍在炮彈都嚴重不足的情況下,派出本來就不很強大的第23師團進攻,恐怕會遭到嚴重打擊而失敗!

但這個停止攻擊的建議被第23師團與關東軍司令部拒絕了。日軍高階將領對蘇軍的印象還停留在日俄戰爭時期,其作戰依據竟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