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41部分

但這個停止攻擊的建議被第23師團與關東軍司令部拒絕了。日軍高階將領對蘇軍的印象還停留在日俄戰爭時期,其作戰依據竟然還是“俄軍一旦後路被斷,馬上就會全線崩潰”的日俄戰爭的“老經驗”。關東軍認為毛子軍戰鬥力很低,英勇的日本陸軍完全能夠在無炮火支援的情況下,擊敗擁有大量坦克支援的優勢數量蘇軍,所以不但不聽從第23師團軍需官的建議。反而指責其信心不足。不是合格的帝**人。因此第23師團軍需官承受不了壓力,在部隊出動之時自殺。

讓關東軍沒有想到的是,蘇軍雖然場面上難看,但有朱可夫在。一直沒有崩潰。結果準備不足的日軍就被動了。由於彈藥接濟不上。很快由攻勢轉入全面守勢。朱可夫等得就是這個機會,他們這一退,蘇軍馬上就壓上來了。

決戰開始了!

蘇軍分三路進攻。

北翼最先以機械化步兵進攻。吸引日軍增援。中部則以步兵牽制日軍主力。南翼集中一個步兵師、一個裝甲旅,約一萬人及三百輛坦克,配合火炮、空軍向快速北迂迴,從側翼包圍河東的日軍。

8月20日,蘇軍渡過哈拉哈河。

日軍的作戰策略則是以前線部隊阻擋敵軍進攻,等待蘇軍的進攻力減弱後,以援軍從側面包圍蘇軍。但是蘇聯閃電戰式的立體機動作戰,特別是大量投入的裝甲兵,迅速突破了日軍的防線。

8月24日,蘇軍南北兩翼在諾門罕合圍。日本關東軍第23師團的主力被團團包圍,前來增援的第7師團嚇得掉頭就跑。

8月27日,日軍第23師團經過一番苦戰後也突圍了,但是損失巨大。

戰後蘇聯宣稱大勝,全殲日本關東軍第6軍6萬餘人,生俘3千人,自身損失4千人。日本也宣稱自己取得了勝利,但是沒有公佈自身傷亡人數。

據1991年蘇聯解體後解密的檔案顯示,蘇軍真正死亡人數約為八千人,超過一千人失蹤,另外一萬六千人受傷。而關東軍第6軍的軍醫部提交給軍隊高層的報告表明了日軍的陣亡人數為7696人,負傷人數為8647人,下落不明的人數為1021人。

技術裝備上,蘇軍損失裝甲車輛超過350,飛機250架;日軍損失坦克30輛,飛機180架。

由此可見,蘇軍雖然取得了最後的勝利,但損失比日軍要大得多,充其量只是一場慘勝。其實作為日軍主力的第23師團並不是什麼精銳部隊,很多官兵都是第一次上戰場,但是發揮得非常出色。這應該歸終於日軍良好的軍事訓練和出色的技戰術水平。

二戰後有記者採訪朱可夫將軍,問及一生中最艱難的時刻時,他回答是哈拉哈河戰役。朱可夫對日軍的評價是下級軍官很優秀,戰鬥很狂熱,但是越往高層越爛,特別是含金湯匙出生的高階將領只能用無能形容。

其實也不是完全無能,主要是裕仁天皇反對在中國戰局未定的情況下與蘇聯發生全面衝突,並禁止給關東軍提供補給。打到最後,關東軍無以為繼,四處蒐羅連同開始就配屬給23師團的火炮才湊了80門左右的火炮,一共向前線輸送了19000發炮彈,而這點炮彈竟然相當於當時關東軍炮彈總儲備量的75%!

後來在格勒烏(俄羅斯聯邦軍隊總參謀部情報總局,即gru)任職的瓦西里。諾沃布拉涅茲上校曾參與過該戰役。他在回憶中認為蘇軍的戰鬥有很多缺陷,是靠巨量的人力傷亡和兵器優勢打勝的。如蘇軍彈藥消耗達到31000噸,相當於庫爾斯克戰役消耗量的15%。日軍方面,7月攻勢中82門火炮儲備了3萬發炮彈用於進攻,平均每門炮備彈366發,大致是平均每門炮30%會戰份,遠低於1937年在中國戰場平均每門炮約50%會戰份彈藥的標準。

蘇軍之所以打得這麼差。主要還是持續的肅反嚴重影響了部隊士氣和戰鬥力。看過相關肅反材料的人都知道,捱整的人基本上都是能力較為出眾的,結果整來整去,優秀人才一掃而空。剩下官兵們也提心掉膽,生怕哪天落到自己頭上。

當時蘇軍普遍怯戰,官兵逃亡的很多,逼得朱可夫連續撤換了兩名堅持要撤退的師長,並下令將坦克駕駛員鎖在坦克裡面!可見當時情形險惡到什麼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日軍731部隊在此戰首次使用了細菌武器:派敢死隊在蘇軍取水源頭上游的holsten河投入了炭疽菌,但是給蘇軍造成的病倒效果不好。經檢討認為是因為細菌在水中失去活性。只有一名日本兵感染身亡。中國有資料卻聲稱反給日軍造成了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