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翠翠上門
出了正月的一個下午,春寒料峭中,屋頂上的積雪開始融化。雪水或成滴或是成線順著屋簷流下來,長街上在一片清冷中。
翠翠打扮一新,身上是她過年才穿的一身衣服,頭髮用水抿得紋絲不亂。一路想一路往安家來。這又過了二十多天,打仗的呼聲依就是高。大街上隔個三、五天,可以看到一騎或是幾騎快馬馱著軍中的信使飛馳而過,讓看到的人都要揣摩,前面打下來三座城還是五座城?
謠言不僅充斥著這個城市,周圍幾座城市都是謠言紛紛。官府的告示一天一換張貼得到處都是,三令五申平抑物價,維持治安。也不能讓老百姓們完全安心,差不多的人都會把乾菜米麵在家裡多存放一些。因為有風聲說,簡靖王勤炫會一路打到京裡去平閹黨,而這座城池,是往京裡去的必經之道。
就這樣翠翠也沒有賺到錢。大的商戶如金家張家,把東西價格漲了上去,就拒絕再降下來,反正是有人買,不過就是人少一些。金不換等人後來屯的糧買進的價格就不低,如果再降價出售,眼前就要虧錢。他們都抱著撐一撐的心思,能賣出一斤是一斤。
翠翠就可憐之極,她並沒有門面,指望著屯這些糧一次性賣給米店裡,她是一斤也沒有賣出去。天寒地凍米不會生蟲子,但是那倉庫潮溼,這又在化雪。翠翠去看過一次,下面的米都溼漉漉。因為數量多難以一一翻開來看,翠翠也沒有看到最裡面牆壁被雪水打溼,下面的米袋子都半浸在水裡。
雖然沒有看到,翠翠的感覺是極糟。她一直想來看看蓮菂,指望她能出個主意;再就是問問她。讓自己自立,她卻在安家過得舒服;前幾天又從張四嫂那裡打聽到蓮菂的確在安家管著一家人平日的吃喝瑣事,翠翠抱著一線希望。想著蓮菂能幫一把,給這米找個出路。
來到安家門上,門房裡坐著兩個人在烤火。看到一個布衣布裙的女子來,只是大樣的坐著略抬起眼睛來看她。
“兩位大哥好。我是來找宋姑娘的,麻煩兩位大哥幫我通報一聲。”翠翠得了小周公子的話,只管來見,她大著膽子過來說話。
門上的兩個人皺著眉頭,有一個人是不耐煩的臉色,對翠翠打量過,才指著一旁牆根道:“宋姑娘如今管著家裡人一天的吃與穿。不是說見就能見。你去那裡等著,一會兒內宅裡有人出來,我幫你問問她得了空,再給你通報。”
翠翠近來走街竄巷,又同張四嫂常走動請教她,對於這些門房的話都聽得清楚真假。帶笑的翠翠欠著身子,插燭似的多行幾個禮:“我是宋姑娘以前的鄰居,以前和她常走動,是她託身邊的藍橋姑娘帶話給我,讓我來看她。”
這一番話把門上的人唬了一下。門上的人這才露出笑容:“那你不早說,我們家來的人太多,特別是宋姑娘如今管家呢,日常就是油鹽帳都要煩她。要不是要緊的客,可不敢往裡面傳。”翠翠心裡好笑,聽起來是象張四嫂說的,蓮菂姑娘如今排場不小。張四嫂是出了十五又來看一回安老夫人,還是沒有單獨和蓮菂說上話,卻是把宋姑娘如今的排場又對著翠翠描述一次,再催促翠翠早點兒答應小周公子。
這樣想著的翠翠跟在門上人身後往裡面去,路上香徑花橋、亭榭水閣,還是讓翠翠看得嘖舌。行到一處硃紅門上,門房上的人停下來,把翠翠指給這裡守門的一個人:“這是宋姑娘要見的客,麻煩請一位媽媽帶她進去。”
在這裡翠翠又等了一時,去通報的媽媽才把她帶進去。外面宅院是開闊房屋,二門以內多樹多花多小巧。
沒有行上幾步,就到了。翠翠對著帶路的媽媽說一句:“這是宋姑娘的住處,她住的倒是好。”帶路的媽媽一聽就笑了:“宋姑娘自己有個院子,她哪裡會住在這裡。這是公子說她管事要見家裡的人,單指了這一間小廳給她每天理事情。我剛才通報過,她在等著你,你只管隨我來就是。”
路上化雪,石徑上略有泥濘。眼前要上的木頭走廊卻是光潔如鏡,翠翠學著帶路的媽媽在臺階的布墊上蹭了腳底,再理一下衣服。就這走上走廊時,依然是一腳一個泥印子。
惶恐不安的翠翠往廊下站著的幾個丫頭媽媽面上小心看看,這才揣著惴惴進去。
走廊上過來一個媽媽,手裡拿著擦地的布把翠翠的一行腳印擦拭乾淨,撇著嘴拿著手上髒布巾到一旁去洗乾淨。
“來的是誰,看著就不是大方人?”這是院子裡收拾積雪的一個多嘴媽媽。
“聽說是她以前的鄰居,能是什麼樣人。看看這鞋底子髒的,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