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一半的人已經結婚、有穩定的家庭生活和工作,雖然連環殺手可能有大量的犯罪記錄,但是這些記錄通常不是暴力犯罪史,而是一些輕微的罪行,比如盜竊、盜用罪,而且這類罪犯少年時期的犯罪前科也不多。”
秦靳北言下之意,排查時留意有前科的人群,很可能是一條死衚衕,甚至會被誤導。
梁秋和怔了怔,沒有繼續說什麼。
“我說,犯罪心理學什麼的,靠譜麼?你信這個麼?”孟煒歪了歪身子,湊近梁秋和,壓低了聲音說道。
梁秋和沒有立刻回應,似乎還在消化剛才秦靳北的話。
“聽著有點玄乎,關鍵還是得看證據,”過了好一會,梁秋和才搭腔。
他沒有秦靳北在犯罪心理學上的造詣,那些理論對於他而言,接受度和可信度並不高,說到底還是要靠證據說話。
那些個玄乎的心裡側寫,他其實不大信。
“但是秦隊,我服。”
梁秋和直直看著一言不發的秦靳北,沒有壓低或是提高音量,只是剛剛好能讓孟煒聽得清楚。
孟煒身體微微向後一靠,有些不以為然,“犯罪心理這東西,說白了還不是猜,反正我不服。”
他年紀輕心氣高,向來是個口頭不服輸的,再加上剛才被秦靳北當眾懟了一句,心裡到底有點不爽。
梁秋和瞄了他一眼,“呵呵”乾笑兩聲,“那你算是來著了,秦隊專治各種不服。”
(本章部分理論引自《犯罪心理學(第七版)》)
第2命運之輪(9)
“第一名死者,鄧勇輝,男,28歲,11月26號晚上8點——10點之間,於家中遇害;第二名死者,李衛強,男,29歲,12月3號中午死於家中;第三名死者,何重,男,32歲,12月7號凌晨遇害,死後被棄屍於垃圾堆填區,三名死者的死因均是窒息。”
“這類案件中,被害者型別研究至關重要,三名死者均是犯罪組織成員,均於家中遇害,但是隻有最後一名死者,死後被棄屍於垃圾堆填區,重點查何重,為什麼兇手會針對他。”
“何重是這個組織的核心成員,可能是因為這樣,兇手格外針對何重,”秦靳北說完,梁秋和開了口。
“按照剛才的說法,兇手認為自己在進行某種任務的話……”對於梁秋和的說法,秦靳北未置可否,這一次,出聲的是周軼。
他的眉心蹙著,聲音和臉色一樣沉。
“使命型殺手在認為自己完成了使命之前,不會停止殺人。”
空曠安靜的會議室裡,每一個角落,彷彿都在迴盪著秦靳北的聲音。
從一週的冷靜期,驟降到三天,兇手不會停止殺人,也就是說,距離下一起命案發生的時間,不到三天。
*
專案組的人,忙得連軸轉了快三天的時間,卻仍然沒什麼進展。
“第一名死者的遇害時間,是週六晚上八點到十點之間,第二名死者遇害時間,是週六中午,第三名死者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