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鮮的梅子切片泡茶,酸味太重,被太醫聞了出來。”
這個季節已經沒了梅子,皇后娘娘特意叫人南下,尋四季如春的地方摘的梅子,一路用冰塊和棉被護著,到行宮時上頭還帶著水珠,新鮮著呢。
“新鮮的梅子茶喝了非但不會對身體有益,與肉同食還會中毒心衰,當時太后也在,當場氣的要將皇后娘娘打入冷宮。”
後宮沒有死刑一說,娘娘們無論犯再大的罪,也是皇上的女人,最多打入冷宮,可打入冷宮也相當於死。
“皇后娘娘急急解釋,說她並不知情,她自己也是這般喝的,還推薦給了其它嬪妃,說是喝完有延年益壽,美容養顏的功效,許是說的太過激動,突然口吐鮮血,險些毒發暈去,太后叫太醫診斷,皇后娘娘果然也喝了梅子茶,而且時間比皇上還要久,最少三五年。”
“然後呢?我姐姐怎麼樣了?”
何鈺耐著性子聽到了現在,好幾次想出去看看,都被顧晏生拉了回來,說大局已定,即便他現在去也沒用,皇上正在氣頭上,看到他怕是氣的更狠,搞不好罰的更重。
“目前皇后娘娘已被拘於住處,不得接見任何人,皇上也沒說對她的處罰,只暫時如此安排。”
查了半天,中毒四年,結果只是個誤會,皇上當然不信,可何蓉自己喝了,還喝的比他久,又做不得假,當時審的時候後宮嬪妃都在,皇后嘴又硬,搬出數個理由。
第一,這種泡茶方式是她爹教的,前些年她身體不適,便是喝了這個,才有起色,原來也是喝曬乾的,加了其它東西的梅子,後來覺得這些雜七雜八的東西壞了梅子的味道和藥效,便乾脆取新鮮的泡,誰料這個舉動竟會害了她和皇上。
第二,她還有個那麼小的文君,皇上又是她的依靠,她有什麼理由去毒皇上?
第三,如果真是她,便不會過來給皇上送梅子茶,這不是自投羅網嗎?
第四,她不辭辛勞,剛掉一胎,便又為皇上懷了一胎,其實是冒著生命危險的,因為肚皮還沒養好,這時候懷孕肚皮很薄,很容易出現意外,一屍兩命。
可在這種情況下,她依舊選擇懷,選擇生,足以說明她在乎孩子,在乎皇上,可她懷孕時依舊在喝梅子茶,如果真的知道新鮮的梅子茶與肉同服有毒,她還會喝嗎?
種種理由險些將皇上都說服了,就連太后都動搖了,心中忍不住偏了一些天平,覺得可能是意外。
畢竟皇后現在是後宮之主,漸漸拿了實權,弟弟也是朝廷命官,正該享福的時候,為何要自毀前程,下毒害皇上,又害了自己?
而且四年之久,她自己更是服了長達五年,就是這個,讓人信服。
也是這個,叫何鈺險些再度淚目,原來姐姐很早之前就對這個世界絕望,想服毒自殺,可她是何家的子女,哪能那麼輕易死去,她代表了何家,要跟周、許兩家惡鬥,要死,也是死在爭鬥的路途上,否則便要背一個懦弱無能的罵名,不僅別人罵,自己親人也會看不起她。
所以她選擇徐徐圖之,慢慢結束自己的命,這樣就不會有人說她是膽小怕事才死的,她是病死的。
既然都選擇了死,拉一個墊背的又何妨?
還不會連累家人,又能報仇雪恨,何樂而不為?
原來兜兜轉轉,何家最勇敢的不是他爹,也不是他何鈺,是姐姐。
第264章 皇后賓天?
晚上何鈺做了一個決定,偷偷與無雙換了衣裳,易容成無雙的模樣留在宮中,無雙則易容成他,出宮去何府,趕在下鑰前,那時天灰濛濛的,瞧人不太清楚,很容易矇混過關。
何鈺技術不好,手頭工具也不足,只能如此,像個三分。
他在東宮焦急的等到深夜,瞧著差不多了,才與顧晏生一同去長安宮給姐姐看病。
後宮之地即便是太子也不能經常踏足,除非去看周貴妃,因為周貴妃是他的養母,但他今天去的是長安宮,所以跟何鈺一樣,換成了太監的衣裳,偷偷混入長安宮。
長安宮冷清的不像話,雖說姐姐解釋了各種理由,皇上也沒有真的判定她是故意下毒,但將她囚於住處,不聞不問,幾乎相當於認定她就是故意的,這是對她的懲罰。
何鈺下午也收到了聖旨,他官降兩品,從正一品掉到了正三品,如今是戶部侍郎,等於給人打下手。
皇上還真是會算,這時候還不忘叫他發揮餘熱,六部那麼多職位,不安排他去別的,偏偏去了戶部,這意思還不明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