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次若不是與陸老哥良言,我差點就白白赴了黃泉,哪有現在的風光日子。”
陸平也是恭了恭手道:“老縣尊現在做了知府,臺郡二百七十萬子民盡寄於知府大人一人之身,實在是太過客氣了!”
高梁材也恭了恭手說道:“如果不是國朝不興跪拜大禮,我可是要給你陸兄跪下了!”
“不敢當,不敢當!”陸平連忙說道:“這次是給我那個不孝的兒子送衣物來了,順便來看看老知府!”
高梁材親切地拉著陸平的手坐下了:“令郎在臨海?怎麼不知會一聲,現在衙門裡正缺人手,令郎放在前朝可是中進士的人才啊,我不可能錯過啊!”
“在善葉軍校行政幹部隊!”陸平告訴高梁材他兒子已經有著落:“新朝雖然要興科舉,可是我聽到風聲,不準備以八股取士,而且科舉不是正途,這軍校出來的才是正途。”
“好好好!”高梁材也聽到這樣的風聲,他本人就不是科舉出來的正途:“沒錯,實務才是正途,背熟了八股文難道就能治理州郡了?我看未必,科舉出身的混個教諭就可以了。”
“正是正是!”陸平對自己的兒子寄以厚望:“這是第一期,這說明接下去還有第二期、第三期,但是論這份量絕對是第一期最重,因此別人不敢把兒子送過來,我把兩個不成器的兒子都送過來了,日後新朝革鼎,他們的日子就好過了!”
“好好好!”高梁材一拍大腿道:“我想得差池了,咱府裡以前的長隨、家人,我只知道按檢點的吩咐在衙門裡補了一個職司,沒想到這一點,現在還有空額沒有?能不能插個隊?”
他確確實實是忘了這一點,自己若是能把自己的長隨家人送到這善葉軍校裡去,到時候他們若是發跡了,自己這個推薦人就等於前朝的座師、房師,而自己這些長隨家人與同期生的關係,也相當於前朝的同年。
陸平當即回答他:“名額是滿了,但是府臺您發個話,檢點還能不給面子不成?可笑鄉間無知之輩屢屢從中阻隔,竟是白白耽誤了子侄輩的大好前程。”
他這麼一說,高梁材就詢問起太平縣的實情:“老陸,你與施縣尊處得如何?要不要我替你說上幾句,還有,這今年的上忙徵收可有著落?這可是苦差事啊!”
ps:求一張月票
……
第二百一十五章 血淚錄
第一卷赤潮'第二百一十五章血淚錄——
第二百一十五章血淚錄
一說到施退季,陸平的臉上浮現出得意來:“府尊,你這就想錯了,現在在太平縣說話,施縣尊第一個管用,我這個鄉正第二個管用,就是縣丞大人說話都沒我這個鄉正管用!”
他這麼一說,高梁材不由一喜:“施知縣才堪大用啊!”
陸平繼續說道:“至於這次上忙,我與施知縣同心協力,已經完成大半了!很有可能在定額之上。”
這次上忙徵收,柳暢與各縣知縣定下了定額,定額之內,虹軍與諸縣三七分成,可是超過定額之外的收穫,卻是五五分成,這樣很大程度激勵著了各縣知縣的積極性,都在為這次徵糧奔走。
陸平就在說著太平縣的情形:“這次我們公告各鄉,代田東收租,佃農可以拿三成收穫,而且還減免了前朝往年的欠額,結果佃戶奔走相告,踴躍前來納糧,現在縣倉已經裝不下了,現在準備往臨海城這邊調運!”
“至於田東那邊,雖然只能拿五成收穫,而且檢點還以市價徵購了一成,但是好歹也能拿到四成,總比兵荒馬亂一無所獲好!”
這次柳暢定下來的章程是佃戶拿三成收穫,虹軍拿兩成收穫充當田賦,田東雖然拿走五成收穫,但是虹軍卻從這五成收穫以市價徵購了一成。
在上忙徵收完畢,虹軍禁絕米糧出界,導致谷價大躍,這樣虹軍就能以很小的代價徵購到那一成糧食,掌握了整個太平縣三成以上的收穫。
事實上,虹軍所獲得的較三成這個比例要多一些,原因很簡單,陸平就說道:“張老大人真是催科聖手,他一翻舊賬,然後徵購糧食,大戶就只能老老實實地把糧食交出來。”
這說的是不是別人,正是前任台州知府,現任軍史館總裁張玉藻是也,他拿出各年大戶積欠的賬薄上門催要歷年積欠,算上利息,那是一個把許多大小世家都壓跨的數字。
只是如果不立即還清積欠,這些大戶的田地就全部沒為官地,在這種情況下,這些世家大族也有心發起叛亂,但是陸平與施退季擊了兩個企圖組織叛亂的本地世家,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