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有名的是開泰三年開恩科的時候,因調派官員一事上,鬧出了人命。
那時開泰帝權力還沒有這麼大,還逼著譚宗賢給劉宗光低過頭。就這樣劉宗光都不滿意,還在府裡裝病了好幾天。最後還是譚宗賢做低伏小,親自去府上請,劉宗光才肯出山的。
章年卿吐出一口濁氣,望著滿殿的金碧輝煌,現在,這些早已成為過眼雲煙。
散朝後,內閣裡又緊急加議了一場午議。現內閣裡除譚宗賢卸任前舉薦的章年卿外,還差一名閣老。無論這名閣老將來是老臣提銜,還是新人加官。內閣都還需再添幾名人才。
按照規定,閣臣選拔若非舉薦,便以廷推的方式,由吏部牽頭,六部九卿共薦。選出三名人才,再由內閣舉薦上去,由皇上敲定人選。
名單人選早已擬好,大家輪流傳看。章年卿接過名冊一看,劉俞仁的名字赫然在列!
不待章年卿說什麼,立即有人反駁道:“劉俞仁其父是戴罪之身,怎能入閣!”“就是,便不論責其父。非翰林無以入內閣,那劉俞仁不過貢士出身,何以進閣?”
一句話掀起滔天大浪,內閣立即吵做一團。讓章年卿意外是,晁淑年竟也偏幫著劉俞仁。奇怪,以前也沒聽說晁淑年和劉派有什麼關係。
不過章年卿還是很佩服劉俞仁,他竟能想到以廷議的辦法入閣。若不是他旗下門客指點,那劉俞仁未必如世人口中那樣,是個傻子。
比起閣臣舉薦這樣一步通天,廷議需要極大的機緣。人緣、機遇、能力都必不可少。即便這些都達標了,還有最後一關——皇上。
皇上如今是寒盡前朝老臣的心,不過是這些人沒有個領頭羊,都掀不起什麼大浪。敢怒不敢言罷了。如今能被劉俞仁召集在一起,走各種各樣的路子,舉薦劉俞仁入閣,已經是他們鼓起勇氣擼龍鬚的一次壯舉了。實在不能要求能多。
章年卿嘆了一口氣,緘口不言。劉俞仁……怕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馮承輝不知何時湊過來,看著他意味深長的樣子,笑道:“你不也是忍辱負重嗎。”
“是是是。”章年卿連連笑道,親自給馮承輝斟了杯八分茶。
冷宮,韋九孝揣著袖子躺在樹杈間打盹曬太陽,徒弟小爐子抹著汗過來,道:“韋爺爺,內閣還在吵著呢!晁大人一直在幫劉公子說話,好像作用不大。”韋九孝眼珠子一轉,問:“ 那禮部侍郎章年卿章大人呢?”
小爐子一懵,“哪個是章大人啊?”
韋九孝不耐煩道:“黑臉,大個子。人群中可扎眼了,你去瞪大狗眼給我仔細看清楚。蠢小子!”恨鐵不成鋼的衝他屁股上踹了一腳。
小爐子連滾帶爬,收拾好自己又去送茶,這次他仔細留意了在場每位大人。諸位大人都是坐著的,他看不出哪個是大個子。只好暗暗盯著看誰最黑,找了一圈也沒找到。一轉身卻撞著人,只聽頭頂上一道冷靜威嚴的聲音問:“你這小公公,想什麼呢,莽莽撞撞。”竟是笑著的。
小爐子以為是個和藹的大人,一抬頭,卻見那位大人古銅色黑面板,眼中慵懶笑意,神情散散,身上若有似無的威嚴和冷冽壓的他撲通跪下,下意識道:“章大人饒命,小的眼拙,冒犯了章大人。”
章年卿微微擰眉,“小公公認識我?”殿閣裡已經有幾位大人轉頭朝他看,章年卿指了指袖子上的茶水,無聲做個口型,晃了晃手指。大家這才收回目光。
小爐子警覺失言,忙描補道:“閣裡生臉只有新來的侍郎大人了。”
章年卿沒有多疑,放他去了。
小爐子一路小跑去找韋九孝,沒敢說自己差點露餡的事。只道:“章大人不大說話,方才有段時間還不在屋裡,說是去解手了。我也不大清楚是怎麼回事。”
韋九孝擺擺手,納悶道:難怪四皇子說章年卿不好拉攏,這人行事怎麼看不出個章法呢。慣例下,閣臣沉默,多是無聲反對的樣子。可章年卿卻不像反對的樣子……真的是漠不關心。
沒態度是什麼態度?韋九孝百思不得其解,索性不想了。總歸四皇子也沒讓他盯著章年卿。
第171章
下朝後,章年卿回到府裡,對馮俏說起那個莽撞的小太監,馮俏的神情有些古怪,低聲道:“內閣送茶的小太監每旬就會換一波。每波三十人,日日送茶的小太監應該不會重才是。”她不解道:“便是偶爾代班換班,宮規森嚴,哪許他們東張西望,認熟臉。”
章年卿從熱水桶裡抬起腳,從發怔的馮俏手裡抽出乾布帕,朗笑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