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部分

嘉惠道:“祖母,薛芯怡畢竟是修啟的嫡親妹妹,修啟一向寵愛她的緊,她開了口孫女也不好拒絕。不過祖母不必擔心,那郡主府可是我的府邸,到時候我讓人看緊點也就是了,出不了什麼事。再說了,將來孫女嫁到薛家,這些是非怕也是避不了的,且看看吧。”

老誠郡王妃點頭,自家孫女嫁到了薛家,而將來薛家和燕王府的擂臺怕還有的打。

不過她想著那薛家大姑娘也已經定親,該也鬧不出什麼么蛾子來,當然了,只要不牽連到自家,那夏家姑娘出點什麼事,她還是很樂於見到的。

以宓送走了韓氏,隔了沒兩日,夏家老太爺就攜了夏老夫人親自上了魏國公府,要接以宓回夏家,道是以宓已經定親了,於理也是該回夏家備嫁的,沒理由一直住在外家。

韓老夫人不樂意,夏老太爺便道:“兒不嫌母醜,雖然我們夏家清貧,門第低微,但三丫頭她畢竟是我們夏家的女兒,若因著國公府富貴,三丫頭便一直住在國公府不肯回夏家,這傳出去總歸是對三丫頭的名聲不好。三丫頭即將貴為皇家媳婦,自更當愛惜羽毛,免得將來在外交際為人詬病,甚至史書上都或會留下不好的筆記。”

第31章

要是依著韓老夫人的性情和脾氣; 還是能直接把夏老太爺和夏老夫人給斥出去; 不過卻是被以宓制止了; 最終協商的結果卻是; 以宓住到夏家附近自己購置的一個宅子裡去,同時和以宓一起住進去的還有傅先生。

京城地價昂貴; 夏家人口不少; 便沒在勳貴世家和官家通常居住的南城區買宅子,而是暫時安頓在了西城近郊文華山附近; 那裡近京華書院和錦華女子書院,附近宅子也住了不少外鄉新進官員或進士。

夏大老爺的長子夏樂誠一直都在京華書院就學,此次購置宅子就是夏樂誠一手安排的。

但雖然這裡已經是郊區,但稍微大點佈置好一點的宅子也不便宜; 夏家的宅子不過也只隔了幾個小院子,以宓搬回夏家,要單獨給她安排一個小院子,就得讓夏樂誠夫妻搬去大房的正院和夏大老爺夏大夫人一起住,或者就得是夏以菡和夏以珠把她們兩人住的小院子讓出來。就算讓出來,那所謂的院子也不過只有三間房而已。

現實情況如此,所以當以宓說她在夏家宅子附近有一個小宅子,要搬去那裡住; 對外也只道那是夏家的宅子; 特意買了來給她住的時,夏老太爺和夏老夫人心裡雖然十分不適,也只得勉強應下了。

在夏家附近購置宅子又安排人手佈置; 前後也是需要幾個月的時間的,也就是夏家才在西郊買了宅子之後不久以宓就已經安排了。

這事不說魏國公府的其他人,就是韓老夫人也是剛剛才知道。

夏老太爺夫婦離開,以宓就去了韓老夫人的院子和韓老夫人致歉,道:“那宅子就在文華山山腳,女子書院下了山就是,前些時候傅先生已經和女子書院的院長商量想試著改革女子書院,屆時傅先生定是要住到書院或者那附近的,孫女也想一起過去幫忙,且正巧夏家也買了宅子在那邊,孫女想屆時夏家必會要求接孫女回夏家,所以孫女索性就買了那宅子,也方便些。”

錦華女子書院是開國後得開國皇后倡議京城建起的三大女子書院之一,除了官宦之家,同時還收商家地主家的女兒,教授騎射,琴棋書畫以及持家理事,時間久了卻因書院同時還收商家女,官宦之家就少有送女兒過來的,很多在這裡讀過書的商家女最後還被家裡送去了官家做妾,名聲就越發有些不太佳,漸漸也就沒落了,現如今那裡的學生不多,先生更是少。

“這些日子年節,孫女不想擾了外祖母您的心情,便想著過些日子收拾妥當了才和外祖母說的,只是沒想到陛下元宵節賜婚,沒兩日夏家就過來了,孫女想著,與其看夏家三天兩頭的折騰,不若索性就搬過去好了。”

韓老夫人拍了拍以宓的手,心中酸楚又有些欣慰的道:“無事……只是搬過去之前,外祖母還是派人去看看佈置的如何了,又只是你和傅先生兩人住,外祖母還是再給你挑些人手過去,我也能放心些。”

韓老夫人如何不知道,以外孫女的處境,心中越是有成算越是獨立能幹才是越好,她始終只是外祖母,也護不了她多久,魏國公府也並不是她真正的孃家,兒子和兒媳有自己的心思,尤其是外孫女即將嫁給燕王……

以宓便笑道:“人手都是夠的,外祖母不放心,就再派上些護衛過去好了。”

護衛自然是越多越好。

韓老夫人摟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