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山貨。社群彼此之間爭奪狩獵場,以狩首為榮(狩首,割掉敵人的頭顱)。後來日本人摻合進來,有幾個社群和日本人很友好,他們和日本人一起奴役其他的原住民。”
“東邊的羅多夫社群就和日本人交好,從日本人手裡得到了不少火槍和火藥,用來爭奪狩獵場,我們族群不少男子就死在他們的槍下,後來我們的狩獵場越來越小,族人的生存越來越艱難,有時候生下來的小孩因為沒有吃的餓死。”
“前一段時間聽說日本人在外邊打仗,顧不上我們這裡,所以我聯合其他五個被欺壓的社群反攻羅多夫和塔羅灣社群,將他們趕到更北邊。只是這段時間那兩個族群再次南下,手裡的火槍更多,這次我們外出就是為了尋找他們的蹤跡,最好能將他們趕出去。”
“不用猜就知道那些人手裡的火槍是日本人給的,這十天下來已經有三個社群被他們打破,大人孩子都被帶走,不知道去北邊什麼地方。”
勞倫點點頭,說道:“魯道頭人,不瞞你說,上級交給我的任務就是聯絡這大山裡的原住民,尋找日本人的據點。只要能夠找到,華軍就會派人前來圍剿,為了讓這片大山恢復平靜,魯道頭人還得和我們合作。”
“要我說乾脆你們也提供火槍給我們,就你拿的那種,我帶著族人們和他們幹。要不是缺少火槍和火藥,咱們也不用這麼憋屈。”
“日本人在這山裡大約有一萬五千名士兵,整個高山族就算全部聯合起來,由華軍武裝,也不是訓練有素的日本士兵的對手。這打仗的事,還是交給我們專業計程車兵的好,頭人也不願意看到高山族人因為戰爭死傷慘重吧。我們需要你們幫忙找到日本人的藏身之所,畢竟在這大山中還是你們更熟悉地形。”
從心底裡講,魯道既不願意相信日本人,也不願意相信漢人,只是現在憑藉自身的力量無法打敗敵人,只能選擇一方合作。比起兇殘的日本人,眼前這兩個人無疑給人更好的印象。長久以來,高山族人就處在與世隔絕中,文明的發展和人類的野心終於不可避免的波及到此,高山族人也從自身的小圈子中走出來,參與到更廣闊的世界中。
當天魯道就挑出三個棒小夥加上自己,作為嚮導進入北方的山林,這裡的地形與環境與緬甸叢林、雲南叢林都有所不同,姜茂盛的小隊在沒有嚮導的情況下很難完成任務。魯道知道哪些地方有瘴氣,哪些地方的原住民比較友好,從小周旋在這片大山中,每一寸土地都像自己的身體那樣熟悉。
七天後,就在勞倫越來越著急時,第一個日本據點終於進入眼簾。時間不能拖延太久,總參的目光不會完全放在臺灣,隨著遠征艦隊日益臨近,華軍的精力將暫時性的集中,所以最好能在海戰爆發前結束臺灣的戰事。
即使在這大山中日本人也非常警惕,他們將明暗哨灑遍周圍幾個山頭,在滲透的過程中魯道甚至看到了好幾撥原住民的身影,這說明日本人拉攏了不少高山族人。從十里外的地方到日本人的軍營,小隊耗費了整整五個小時的時間,魯道等人的隱蔽方法讓人歎為觀止,在大山中他們就是最好的獵手,走出大山,他們就是最好的山地步兵和特種兵的來源。
趴在日軍軍營一千米外的地方,魯道正拿著一個望遠鏡好奇的翻來翻去,然後學著姜茂盛的樣子將望遠鏡放在雙眼上,然後猛地收回,似乎被嚇到,又有點不敢相信的樣子,再次舉起望遠鏡。
姜茂盛觀察,勞倫記錄,其餘隊員周邊警戒,半個小時後,小隊更換一個觀察地點,半天時間將日軍這處據點考察的一清二楚。然後繼續前進,他們跟蹤一個運輸中隊順藤摸瓜,相繼找到了第二處和第三處據點。
第二百七十九章日月之歌4
電波從電臺發出後小隊和魯道等人就找到一處藏身地點,準備休整半天后返回。在這顆大樹後,近二十人的隊伍顯得非常沉默,眾人都被之前看到的景象壓得喘不過起來。
“日本人都該死!”魯道唸叨了一句,雙眼通紅的看著勞倫,透過這一段時間的相處,他知道那個手持步槍、滿臉油彩的人不是領頭的,身旁有些白淨、名叫勞倫的才是。
之前緊張的任務讓人無暇他顧,完成後身心放鬆,這才抽出空來產生憤怒的情緒。那三處軍營全都開闢在山谷之中,四周被叢林掩映,不靠近很難發現。每處軍營可以容納四千人左右,可以想象在這狹小的山谷中開闢如此大規模的軍營,短時間內很難完成。
事實上日本人能完工,完全依靠了當地原住民的力量,在火槍和皮鞭的推動下,只知道狩獵、火耕的原住民轉化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