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隊提供修理和補給等。
對華戰爭後,日本的海軍毀於一旦,大型造船廠和許多造船工人也死在了華國的大規模炮轟中。戰爭結束後日本沒有能力繼續建造或購買先進戰艦,美國人成了自己的主子後,日本人的海上野心死灰復燃。只是美國人不允許日本擁有海軍,理由是美國海軍完全有能力保護日本沿海和本土的安全,根本原因是美國不希望太平洋地區出現第三個海權力量。
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在美國人鼻息下生存的日本人不得不接受失去海軍的痛苦。之後將所有力量都投入到陸軍的重建和空軍的建立中,在美國的扶持下日本經濟迅速恢復,高速增長並超過了戰前水平。軍國主義政府建立後,日本迅速擴大的陸軍和空軍的規模,陸軍人數再次攀上30萬大關,並有繼續增長的趨勢。沒有海軍戰艦的爭奪,陸軍得以享有大多數的鋼材供應,在與美國技術合作後,生產出的坦克甚至超過了英國人和法國人仿製的坦克,被公認為世界上最先進的坦克之一。另外日本陸軍曾經珍貴無比的重炮也大量裝備,陸軍的裝備水平與法國接近,如果加上東方人特有的韌性和日本人的武士道精神,日本陸軍的戰鬥力無可估量。
相比之下日軍空軍就沒有那麼顯眼,主要受制於飛機的研製,飛機發動機技術的落後使日美兩國都沒有合適的戰鬥機和轟炸機,他們甚至沒有突破射擊協調器的難關,落後的雙翼飛機只能由駕駛員操控機槍,或者攜帶手榴彈扔到敵人陣地上。另外在航程、速度、爬升等方面更是全面落後於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