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華國留給美國人的第一個疑點,華國海軍大舉出動,肯定會有蛛絲馬跡被美國情報人員察覺,事實上1月28日上午就有美國駐上海情報人員得到了舟山軍港和湛江軍港大批華軍戰艦消失的訊息,並立刻向國內情報部門彙報。
只是這個非常重要的情報被情報部門一名中級軍官截下沒有上報更高一級,理由是華美關係日益密切,華國外交人員正在華盛頓與美國商談向歐洲出售商品的協約,不可能對美國不利。
在28日當天,華國駐華盛頓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與美國外交部進行很廣泛的討論,內容包括兩國在太平洋地區的軍事對峙,戰艦數量的約束,雙方勢力範圍,對歐洲各國銷售商品份額的劃分等等。這些談判內容被塔夫脫總統解讀為兩國為了歐洲巨大的利益,緩和雙邊關係,甚至有可能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第一個疑點被美國人自己編制出理由忽視了,第二個疑點的解決過程更可笑,那艘執行搜尋任務的美國驅逐艦將沒有找到潛艇的情報上報後,分艦隊指揮官就將其放在一旁,因為晚上他還要去軍官俱樂部娛樂一下,那裡有無數的日本柔弱女子等待著他的強壯身軀。
第三個疑點早在1909年6月就應該被美國情報部門注意,當時美國出現了影響力巨大的華人回國事件,超過63萬名華人離開定局多年的美國,回到華國,超過美國華人總數的百分之九十。
如此大規模的歸國浪潮因為華國政府和華人的解釋而變得合理,解釋的內容是:華國國內經濟蒸蒸日上,國內治安良好、政治穩定,而且有無數的工作機會、更好的待遇等待著華人回國。最重要的是,華人在自己的國家、自己的民族內更有歸屬感,即使取消了排華法案,即使華國國力強盛起來,即使華人在美國有了保護自己權益的組織,也不能改變備受歧視的現實,沒有反對歧視的法律,美國人可以肆無忌憚的欺負華人,而不受美國警察責難。要不是華人黑幫、例如洪門等的庇佑,華人生活更加艱難。
西方文明的入侵在遠東遭受重大挫折後,西方人對華人的欺壓達到**,從那開始陸陸續續有華人返回華國定居。在華國政府的幕後慫恿和支援下,華人歸國的浪潮在1909年月份達到最頂峰,並從美國擴充套件到世界範圍,在華人相對集中的東南亞,回國的華人不少於在美國的華人。
誰也想不到這是華國政府為了之後的戰略提前做出的謀劃,呂梁可是清楚的知道原時空日美開戰後日裔在美國受到了怎樣的待遇,其悲慘程度不亞於波蘭的集中營。
可惜當時從美國民眾到政府上層,所有人都在為華人的離開而歡呼,終於不再有勤勞的華人和自己爭奪工作機會,終於不再有礙眼的東方人晃來晃去。美國情報部門甚至協助華國政府運輸歸國華人,一點都沒有懷疑其中更深層次原因的打算。
剩餘在美國的華國商人、民眾或者外交人員也在以緩慢的速度回國,在1910年一月份,華國外交部駐美國外交人員統計的名單顯示,在美華人只有不到一千人,而且大部分是外交人員和正在歸國的商人,另外還有一部分無法聯絡的華人。按照計劃,在開戰之前美國只保留一小部分外交人員,其餘全部回到國內。
軍事力量體現在方方面面,而美國除了海軍戰艦和部分軍事裝備外,在各方面都落後於時代,唯一拿得出手的是其工業能力。不過在戰鬥剛剛開始時工業能力無法轉化為軍事實力,也無法讓美國的情報部門變得精銳敏感起來。
其實也不能完全歸罪於情報部門的落後和遲鈍,在聯合艦隊駛向橫須賀的時候,全美上下都沒有察覺異常。政客們正與華國外交官商談著,隨著共識的增加,商談也變得順利起來,每一天美國外交部都會舉行一場款待華國外交官的晚宴,其樂融融中所有人都在高唱“中美和平”!
1月29日早上六點,星期六,日本軍港橫須賀還沉睡在寂靜中,昨晚海軍官兵們的狂歡讓他們非常疲憊,大多摟著日本小妞熟睡著。執勤的海軍官兵也躺在吊床上不願意起來,只有部分後勤官兵要早起為幾千人準備麵包和土豆。
六名海軍士兵坐在吊籃上給戰列艦密歇根號的側舷塗抹油漆,相互之間開著玩笑,以驅散清晨的疲憊感。廣闊軍港裡遍佈的美軍軍艦讓這六名海軍士兵雄心萬丈,從他們開的玩笑就可以看出。
這些士兵有理由為自己國家的艦隊自豪,日美簽署互助條約後,美國將橫須賀港建成在太平洋上最重要的海軍基地,不但將大部分太平洋艦隊的戰艦停泊在此,還建設了大型的船塢,甚至能建造萬噸級戰艦,更可以為太平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