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美妙。
多瑙河是保加利亞和羅馬尼亞的界河。飛越它,意味著機群已經進入了羅馬尼亞領空。靜靜地看著多瑙河的斯圖爾特中尉驀然想起,他曾經在一首詩中讀過:“只有那些真正愛多瑙河的人,才能發現她的藍色之美!”
飛越了多瑙河之後,機群再次降低高度,並小心的繞開布加勒斯特,這一段航程是護航戰鬥機群最擔心的一段路程,如果他們被德國人發現了,這裡將是敵機最可能進行攔截的地段。
之前為了應對可能出現的大批敵機攔截情況,紅色空軍是傷透了腦筋,之前說過,雅克3和拉5的航程實在是夠嗆,戰鬥半徑實際上就是三百公里的樣子,根本不足以全程為轟炸機護航。而能夠為轟炸機護航的Pe2又是該死的截擊機,碰上了靈巧的德機並不能討到好。
所以機群一旦被德國人的雷達發現了,那真心就是九死一生!那有沒有一種辦法不讓德國的雷達發現呢?很可惜那個年月沒有F117更沒有B2,轟炸機群就是雷達波的強反射體,一般在高空活動的他們,實在是沒辦法逃脫雷達的注視。
轟炸機群似乎是十死無生了?不一定,紅色空軍就想出了辦法,他們認為可以採用強大的電磁干擾讓德國人的雷達變成瞎子。紅色空軍建議投放海量的干擾箔條,然後用圖3改造的電子干擾機壓制德軍和羅馬尼亞軍隊的炮瞄雷達,這樣雙管齊下定然能保證轟炸機編隊的安全。
只不過這個建議李曉峰並沒有完全同意,原因很簡單,黑海上空實在太窄了,在這裡投放大量的干擾箔條固然有用,但是無形中也提醒了德國人和羅馬尼亞人紅軍有大行動。在晴朗的白天,大機群轟炸機隊絕對是最好的目標,哪怕是伴隨干擾的圖3電子型能壓制敵人的炮瞄雷達意義也不大,因為這一次轟炸機是低空轟炸,不需要炮瞄雷達,敵人的高炮也能發揮作用。
所以,李曉峰的意思是決不能打草驚蛇,否則後果很難說。當然也不能不管敵人防空雷達的威脅,只不過某仙人傾向於用更直接的手段解決這些威脅。那就是在戰鬥爆發之前摧毀德軍在羅馬尼亞的防空雷達網路。
聽起來似乎難度很大,實話實說,難度確實很大。要想摧毀防空網路,首先就得找到這些雷達的具體位置,而很顯然,這肯定是高度保密的,不管是德國人還是羅馬尼亞人對這些雷達肯定是高度設防和偽裝。
為了找到這些雷達的具體位置,KGB又一次出動了,不得不說,這個年月紅軍最高科技的那些工具都控制在KGB手中。這就是紅軍的第一代電子偵察機圖3D型電子偵察機。該機拆除了原有的彈倉,改裝為大型無線電偵探裝置,能夠截收德軍的無線電和雷達訊號。
當然,有了電子偵察機還是不夠的,為了搞清楚德軍的雷達位置,紅軍還有針對性地開展誘騙戰術。比如派遣轟炸機轟炸布加勒斯特,誘騙德軍防空雷達開機工作。
經過數次試探,付出了一定的損失之後,紅軍基本搞清楚了羅馬尼亞防空雷達的準確位置。在轟炸行動開始的前一天晚上,KGB精銳的訊號旗特種部隊在紅旗黑海艦隊的掩護下靠近了羅馬尼亞海岸,乘坐直升機秘密潛入了羅馬尼亞境內。當紅軍的轟炸機起飛之後,他們向著德軍的雷達站發起了攻擊,幾乎沒費什麼功夫,他們就輕而易舉地摧毀了這些雷達。
沒了雷達,德國和羅馬尼亞空軍基本上也就是睜眼瞎了,這麼說吧,哪怕是這兩國的空軍力量再強大,也不可能給紅軍造成什麼威脅了。實際上如果不是紅空軍遠端航空兵力量實在有限,完全可以乘著德國空軍和羅馬尼亞空軍瞎眼的當口乾一票狠的,不說徹底地摧毀其空中力量,打個半死是沒問題的。
所以當斯圖亞特中尉架機從布加勒斯特附近大搖大擺的飛過去,而沒有受到任何攔截的時候,他的心情就很難描述了。有輕鬆也有亢奮,總而言之很複雜。
8時許,第一波圖3轟炸機輕鬆地抵達了阿斯特拉。羅馬納煉油廠上空,此時成群結隊的羅馬尼亞工人正準備走進工廠大門開始一天的工作,而就在此時足以遮天蔽日的轟炸機群出現在了他們頭頂,然後二話不說開啟艙門就開始投彈。
一瞬間天空中到處都是圓滾滾的航空炸彈,直到此時,阿斯特拉。羅馬納廠區上空才開始響起尖銳的防空警報聲,而地面上的工人在短暫的震驚之後,立刻手腳並用地向防空洞和一切看上去比較結實的建築物奔去。
根據當時目睹了這一切的羅馬尼亞石油工人回憶:“早上八點,剛剛吃完早點的我和往常一樣騎著腳踏車來到了工廠大門,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