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為樞密大臣有何良策以退敵兵呀?”
呂光和搖頭晃腦的說道:“蠻夷鄙夫無非是跳樑小醜而,只要我天朝揮戈一擊定能讓他文風而退。但是老夫以為應先以德訓之,使之知其……”
不等他說完徽宗就不耐煩的擺手制止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要說什麼,你就沒有別的要補充嗎?”
望著低首垂立在一旁的呂光和,徽宗只能把目光轉向樞密院的二號人物,趙青硯。趙青硯乃是前朝宰相趙普之孫,素有才名,于軍政一事也頗有心得。
讓徽宗沒有想到的是,這個趙青硯居然一反往日的迴避,而是迎著徽宗的目光說道:“臣願領軍退敵,不勝誓不還朝。”
“好、好、好、愛卿不愧是棟樑之才!趙青硯聽命,朕命你為震寇大元帥,高逑為佐,由你全力負責前方戰事。”
二人齊聲:“臣、遵旨”(web使用者請登陸www。①⑹k。сΝ下載TXT格式小說,手機使用者登陸wàp。1⑥K。Сn)
心懷大暢的徽宗正了正身子,這才滿懷期待的對著二人囑咐道:“兩位愛卿,大宋的未來就靠你們了,還望兩位愛卿能夠精誠合作,共渡難關。”
二人真的沒有讓徽宗失望,自二人相識以來,這次的軍事行動絕對是二人最為精誠合作的一次。不但是在朝廷,就連下朝後二人也在一起商議戰事。不過如果讓徽宗聽到二人談話內容的話,估計當時就能氣得殯天。
趙青硯望著淡品茗茶的高逑擔心的問道:“太尉、您說武松答應過我們的事情能兌現嗎?如果他不兌現我們可一點後路都沒有了!”
高逑輕蔑的笑道;“你放心,我早就和武松談好條件了,只要我們開城投降,武松一定會保我們家小*平安。給你看樣東西你就有底了……”高逑一邊說,一邊從書架上拿下一個貌似很沉重的盒子。盒子開啟的瞬間,趙青硯就同時脫口而出:“丹書鐵卷”
高逑一邊得意的點頭一邊炫耀般對他說道:“你看看上邊寫的是誰的名字?”
“華宋之戰應天而為,趙青硯功在社稷……特賜鐵卷丹書一卷,除謀反大嘴外皆可免其一死,一一一六年三月二十六日,振武大帝武松特頒。”
“哈哈哈哈哈……謝謝、謝謝、吾皇聖明!”趙青硯說完後猛地醒悟過來,這才對著高逑一躬到地。
“太尉高義,趙某永感大德,待到此事平定後,趙某定有大禮相贈。”
“哈哈、趙大人客氣了,無論是現在還是以後,你我都分屬同僚,理應守望相助,如此見外豈不是讓老夫心寒?振武帝雄才大略,你我還是要把此事做得漂亮一些才好。”
“那是自然、不如……”
遠在千里之外的林沖對著魯智深說道:“你知道怎麼報復一個人最狠嗎?那就是在他絕望的時候給他一絲希望,甚至是奢望、然後再把他推入絕望之中。
陛下不讓我找高逑老賊的麻煩就是為了要重用他,甚至是倚重他!我相信這種小人行徑他一定幹得比任何人都漂亮,待到一切結束後……嘿嘿嘿嘿……”
林沖的笑聲讓魯智深情不自禁的打了個寒戰,這種話他幾乎每天都能聽到林沖重複一遍,而林沖每次說的時候都興奮莫名。老實說,看到林沖的樣子魯智深很心痛,他不希望林沖被心魔迷住,所以每到這個時候他都會在林沖的身邊唸誦一邊《心經》。每到這時林沖就會很掃興的離去,次日又會興奮依舊。
魯智深曾經不止一次的對林沖說過他的戾氣太重,萬萬不要讓戾氣迷了你的心志,可惜林沖根本就沒有把他的話聽進去。
第一第一百七十四章 一統華夏
高逑果然沒有讓林沖和武松失望,華國的遠征軍在他的配合下可以說是一路暢通,毫不費力的就撲到了臨安城下。徽宗在想找趙青硯和高逑的麻煩也已經晚了,二人如今已經成了武松的座上客。
武松的單獨宴請讓趙青硯和高逑頗為有點受寵若驚,二人一邊忙著表露忠心,一邊小心翼翼的奉承著虎踞上位的振武帝,武松!一套套的阿諛奉承之詞聽得時遷差點沒從藏身的房樑上掉下來,他用了極大的忍耐力才剋制住自己嘔吐的慾望。武松恰恰相反,反但沒有一絲反感,似乎還很陶醉在其中。
自以為博得武松好感的高逑趁熱打鐵的提議道:“陛下天軍計程車氣正旺,何不趁此機會一舉拿下臨安,我願與青硯賺開大門以迎陛下進城。”趙青硯也不是傻子,高逑話音一落他就忙跟著表態,如今南宋覆滅已成定局,不趁此撈點日後保命的資本那真白當了這麼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