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看都沒看他一眼就一口回絕道:“不行、誰去都可以,就你不能去。”
“為什麼?憑什麼不讓我去?難道我林家的血海深仇就如此算了不成,你當初答應過幫我報仇的!”
“放肆、林將軍怎麼可以如此和陛下說話,還不快向陛下請罪?”林沖的質問剛剛說出口就被魯智深喝止。
武松笑著對魯智深說道:“智深大師無礙的,林將軍這是關心則亂,朕不會放在心上的。”說完看著林沖似有不服之意,這才詳細的對他解釋道:“朕不讓林將軍去也是為了林將軍好,你此去不但不能完成心願,還會多生許多事端。南宋朝廷什麼樣大家都清楚,如果我們徐徐而圖,定然不會遭到強烈的抵抗,尤其是那些收了我們好處的高官,更會積極的配合我們。這樣無論於國於民都是一件幸事,可是如果讓你領兵,你定然星夜趕往臨安。且不管那些貪官會怎麼看待你的長途奔襲,就算你能攻破臨安、你得到的也只能是高逑的一具屍首。如果換種方式那就不一樣了,那會給人留下一絲幻想、一絲僥倖的心理。
他們會與我們談條件、會開啟城門投降,會幫著我們安撫百姓……。在他們以為萬事皆休,可以安享富貴的時候你在現身而出,到時候朕保你一個活蹦亂跳的高逑老賊。但是之前你要配合朕演場好戲,這樣才能騙過南宋朝廷。”
武松的話真的讓林沖先驚後喜,待到後來已經忍不住喜道:“末將魯莽,望請陛下責罰。”
“哈哈……這頓罰你想跑也跑不了,先記著,等到有觀眾的時候在一併責罰不遲。”
好在這個觀眾並沒有讓林沖等得太久,沒過幾天南宋就派來了使者洽談議和之事。當然,林沖“很巧”的貿然出兵了,路線恰好避過了南宋的使節團。當然顫顫巍巍的老太監跪在武松面前祈求時,武松二話沒說,直接撥發詔書號令林沖回軍。這尚且不算,武松還像使者透漏,一定要給林沖這個不聽軍令妄自出兵的將軍好看。
當林沖回來時已經是十日之後了,這十日之中,林沖一連拿下三城十一縣,這在古代的戰爭中絕對是最快的攻佔速度。這得歸功於武松最早埋下的伏兵,要不然林沖也不能如此順利。做戲嗎、為的不就是為自己多謀求一些好處?這多好,又佔地又有口實的。
武松對林沖也真沒客氣,沒等他下馬就開始動手,數十個親衛手持軍棍劈頭蓋臉的就是一頓棍棒,直把林沖打下馬來。這是實打實的軍棍,看得南宋使者心驚不已。
武松指著被打得奄奄一息的林沖破口大罵:“發兵之前朕是怎麼交代得,朕反反覆覆的告訴你們,我們是來平亂的。你可倒好,竟敢趁火打劫,如不將你亂棍打死……”
“陛下息怒、看在林將軍往日的功勞上,您就饒了他這一次吧!”
“陛下您就饒了他吧!”
見到武松沒有絲毫鬆動的意思,這些人反倒求起了南宋的使者,甚至以武力開始相逼,大有你不幫忙求情就用你給林將軍陪葬的意思。武松的將領大多出身市井,玩起紅臉、白臉那套真是駕輕就熟。南宋的使者那裡見過這個架勢,還沒招架幾句就糊里糊塗的應了下來。他既然說話,那一切都好辦了,林沖也順理成章的“撿了一條小命”
(和以前相比有點不在狀態,我會盡快找回感覺的,還請大家多多支援。)
第一第一百七十三章 林沖心魔
本著以德服人的使者根本就想不到他即將面臨的會是什麼,武松充分的向他展示了什麼叫做無賴,首先在議和的條約中漫天要價,其後又暗自授意手下大將發兵攻打南宋。戰爭打打停停,停停打打,以往戰爭中受災最多的都是平民百姓,這次卻恰恰相反。南宋的居民就像是期待美國吞併的墨西哥人一樣,他們渴望著納入華國的版圖。
臨安的金鑾殿上卻是一種截然相反的氣氛,往日講究儀態的徽宗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暴吼道:“這個逆賊還想怎麼樣,你們說這個逆賊還想怎麼樣?朕已經答應了他的條件,他為什麼還不退兵?你說——、你來告訴朕為什麼?”
被徽宗點到的倒黴鬼磕磕巴巴的半天也沒有說句正話,氣得徽宗大怒喝令道:“這種廢物留著還有何用,既然不能為朕解憂那就推出去斬了。”
“陛下饒命呀——”
伴著遠去的求救聲,徽宗冰冷的說道:“如今奸賊亂國,各位愛卿有何良策?”說完後的徽宗也不再說話,而是直直的盯著殿下的群臣,看來他今日非要弄出個結果不可。最後終把目光鎖定在樞密大臣呂光和的身上。
“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