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那麼身處敵後無援無糧的小分隊就只有覆滅這一條路可走。
第21章給水站
吳畏和于靖等了一會,就看到王大錘從樹林裡鑽了出來。
他站在鐵路線旁邊疑惑的向兩側張望了一下,向身邊被吳畏打發回去報信計程車兵問道:“怎麼回事?”
那個士兵也很迷惑,茫然說道:“應該是這裡沒錯啊。”
王大錘還想再說,隱蔽在一邊的吳畏終於忍不住了,從自己藏身的地點走出來,向兩個人說道:“找不到我們,是不是還要再喊兩聲?”
王大錘兩個人這才想起來這種到了地方找不到接應人的情況是有預案的,他們沒找到聯絡人,應該立即隱蔽並且向後方跟進的隊伍發出警告,過河後一直沒有發現俄國人,再加上長途跋涉精神疲倦,讓大家的警惕性降低了很多。
王大錘自持和吳畏關係比較親密,再加上臉皮夠厚,嬉皮笑臉的說道:“這不是想到你不可能出意外嗎?”
“滾蛋。”吳畏沒好氣的說道:“武功再高……”
“也怕菜刀。”王大錘趕緊接上,這句話吳畏操練他們的時候經常掛在嘴邊上,而且內容淺顯易懂,基本上四連的官兵都能朗朗上口,吳畏曾經一度琢磨,如果四連需要一個戰鬥口號的話,這句倒是挺合適的,聽著可比開路做先鋒有氣勢多了。
吳畏不好在士兵面前教訓王大錘,只好瞪了他一眼不再說話。
王大錘看著吳畏和于靖身上用樹葉做的偽裝服,嘖嘖稱讚道:“這玩意還真管用,我剛才看了半天,愣沒看出你們就在旁邊。”
“如果我們是大毛,你現在已經死了。”吳畏沒好氣的說道。國防軍上下一般都稱呼俄國人“洋鬼子”或者“毛子”,只有吳畏叫“大毛”,親切之餘,倒似乎俄國人家裡還有一堆孩子一樣。
後面又有士兵出現,於是吳畏示意于靖和另一個士兵分別沿鐵路線向兩側展開,擴大警戒範圍,自己和王大錘則開始宿營前的準備。
既然俄國人修鐵路都沒能開啟場子,吳畏也就放棄了在這附近找個空曠地帶安營的打算。他和趙劍南商量了一下,就在樹林裡紮下營來。
考慮到可以需要在這裡停留一段時間,一旦開始破襲,俄國人可以很快找到這裡來,所以吳畏讓各小隊努力擴大休息範圍,營造出至少一個連以上部隊駐紮的跡象……既然沒辦法大玩增兵減灶,那就只能玩減兵增灶了,總好過讓俄國人準確判斷出部隊規模來要強得多。
把營地的事情扔給趙劍南後,吳畏叫了陸大有出來,指著鐵路線安排他帶人沿線搜尋,儘快找到最近的車站。
這種純粹的偵察任務不需要太多的人,人多了也容易暴露蹤跡,所以陸大有帶了一個老兵再加上韋三爵算一組,吳畏自己和于靖算一組,只所以他這組少一個人,是因為吳畏和韋三爵學了這麼長時間俄語,常用的單詞都認識,可以頂替翻譯的位置。
韋三爵這是第一次執行戰鬥任務,一張臉白得嚇人,看起來就像是在準備上刑場被槍決,吳畏對這個也沒什麼好辦法,只能簡單的安慰他一下。
確定了人員和任務後,五個人在鐵路邊準備分手,吳畏最後一次叮囑陸大有:“記住指揮順序。”他的手分別指過陸大有、老兵和韋三爵,然後又說道:“撤退優先順序反過來。”他向三個人說道:“老韋是翻譯,在這裡比你們要重要。”
“明白。”陸大有說道:“你就別解釋了。”
吳畏點了點頭,又不放心的叮囑道:“找到車站後,觀察得越細越好,但是不要驚動俄國人……”他看著陸大有顯得有些無奈的臉色,停了下來,不好意思的說道:“抱歉,我有點緊張了。”
“放心吧連長。”陸大有說道:“你不是常說‘平時多流汗戰時少流血’嗎?咱們都練了這麼長時間,什麼該幹什麼不該幹早就清楚了。”
吳畏自嘲的笑了一下,心想你們要真完成了訓練大綱,我至少還能少操心一點。國防軍士兵的文化底子太薄,能認識自己名字就算識字了,對於偵察科目中涉及計算、製圖的部分掌握得非常糟糕,也由不得他不擔心,如果不是時間不允許,他寧可自己一個人搞定這一切。相比之下,于靖倒是一個好苗子,可惜是個新兵,幹什麼事情都毛手毛腳。所以吳畏最近總是習慣把他帶在身邊,就是指望能讓他早點適應這一切,替自己分擔一些工作。
五個人分手後,吳畏帶著于靖沿著鐵路線一則快步前進。按照約定,無論能不能找到車站,兩組人都會在二十四小時後返回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