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端嚴至苛刻的公爹是如何為幾個月大的小嬰孩挑選穿用的。
謝宗臨為人古板,眼光可想而知,不過既然送來了,便是一片心意,她也就照常給兒子換上。只是謝宗臨素日並不常命人將栗子抱去給他瞧,她先前以為是事忙,如今聽老太太說了,方知原是抹不開面子。
回了鷺起居,陸聽溪讓兒子練習翻身。兒子如今也不過將滿四個月,就已學會翻身了,乳母們直呼聰明,說尋常孩子大多五六個月才會翻身。又說栗子不論學什麼都比同齡孩子快得多,敏慧無雙,異日長大可了不得。
陸聽溪做了母親後,就越發愛聽旁人誇讚自家孩子,自家孩子得贊,比自己得人恭維還要受用。
讓兒子練了一回,謝思言進來,拿了兩個還散著香氣的炒栗子過來逗兒子。
有一回兒子瞧見桌上的炒栗子,伸了爪子要去撈,未遂,哭了幾聲,見依舊無效,便偏過腦袋不理人。後頭謝思言拿了栗子左右搖晃誘哄,兒子起初嘟嘴不睬,落後要搶,卻總也夠不著,扯開喉嚨大哭一場,還蹭了謝思言滿襟涕淚。
其時正逢集思廣益取乳名,謝思言就擬栗子為兒子的乳名。
因栗子諧音“利子”,謝宗臨也覺極好,遂就此定下。
栗子年歲尚幼,自是不能吃板栗的,謝思言逗了兒子一回,就將板栗收起,跟陸聽溪說起了一樁事:“我適才過來時,聽聞寧哥兒有些不好,父親已將太醫請了來。”
寧哥兒便是董佩的兒子。這孩子因是早產,身子骨一直羸弱,逢著換季總要生病,磕磕絆絆長到現今,一週歲了也還是風一吹就倒的模樣。
小兒生病本就揪心,何況是先天不足的早產兒,每每有個頭疼腦熱,都要驚動整個國公府。
寧哥兒的名字是三老爺定的。當初將備選的幾個名字端到跟前,老太太見滿眼的安、寧、康之類的字眼,覺著沒甚差別,就讓他們自己挑一個定下。
陸聽溪聽聞董佩因著老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