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是緊張。
而日本在上海的特務,更是對蘇聯人的到來有著史無前例的關注,如果崔可夫的行蹤被發現後,大有不惜一切代價,讓這些蘇聯人死於非命。
兩天後,被崔可夫等人攪動的烏煙瘴氣的崔可夫等人,迎來了一位重要人物——戴笠。
戴笠一進來,就問崔可夫是否願意去北方看看,尤其是剛剛成立的二戰區,那裡的情況雖然也危機,但要比淞滬戰場的規模小很多,而且對蘇聯來說中國北方的安全,才是他們最關心的。
早就被關怕的崔可夫等人連忙點頭,他們擔心如果莫斯科不回應的話,這些人又被關道戰爭結束後,都不見得能獲得釋放的機會。
於是,轟動一時的蘇聯軍調小組,匆匆趕上了去太原的飛機。
第三十六章 平型關
第三十六章平型關
崔可夫這段日子可是急的團團轉,對於其他國家的外交人員來說,尤其是外交武官,沒有完成任務,不過是處分罷了,更嚴重一點的就是降職。
但蘇聯不同啊
回去後,稍微運氣好一點就是停職,然後發配到工廠裡當一名工人了此殘生,要是被人記恨,在斯大林那裡說一些惡語中傷的話,那麼等待他們的只能是特別部門的調查,集中營,最後不外乎一顆黃澄澄的槍子。
讓崔可夫去山西,這是蔣介石很不願意看到的,但他不得不答應崔可夫的要求。
在華東,崔可夫得罪的人,很有可能將他所帶領的這個軍事調查小組全部留在中國。
整個軍政部的官員,都將崔可夫視為洪水猛獸,當權者的忍耐也是有限度的,無疑給崔可夫的安全帶來了隱患。正值民國政府向蘇聯採購軍火的關鍵時期,沒有人敢冒這個險,但要是這些軍火一旦到了中國呢?
也沒有人敢下這個保證,蘇聯的軍事調查小組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畢竟按照協議,年底之前蘇聯將會派出一個軍事顧問團來華,前期的合作分歧,會讓今後的合作處處設定障礙。
蔣介石從入主政府一來,他不見得是最懂政治的人,但他無疑是最瞭解軍閥想要些什麼的人。
即使他再不願意看到,他也隱約的發現,他的那些黃埔學生也有向軍閥過渡的不良苗頭,但他無力阻止。
貪汙受賄的情況不多見,但培植勢力,互為同盟的情況卻屢屢發生。
這有他這個當校長的助長之嫌。
崔可夫抵達山西的時候,閻錫山正在發愁,如何安排這些爺,確實傷腦經。
衡量一下得失之後,二戰區司令官閻錫山派了一個無足輕重的官員,帶著崔可夫一行人去八路軍駐地。在想要遏制西北ZG的發展,已經不現實了,西北有很大一片區域已經和蒙古接壤,種種跡象表明,只要蘇聯和西北的關係緩和,自然會有源源不斷的軍火,從中蒙邊境運送到關中。
作為一個幾乎獨立的軍事集團,山西有獨立的軍火生產基地,根本就不需要從蘇聯購買武器彈藥。
尤其是作戰飛機,最為民國向蘇聯購買的最大一宗軍火,閻錫山知道,他是無福消受的。
在二戰區一箇中校參謀的陪同下,崔可夫一行九人終於來到了霍城,一個在太行山南麓的邊緣小山城內。
崔可夫從一踏入這篇土地的時候,就發現了一個迥然不同的景象,軍民合作的場景屢屢出現。很多士兵穿著破舊的軍裝,幫著老百姓挑水的場景,深深的感動了崔可夫這個蘇聯軍人。
在他的影像中,軍隊就應該代表人民,但這種軍民合作的場景,即便在蘇聯也不多見。
在中國生活過幾年的崔可夫多少會一些漢語,看到不時走過,臉上帶著菜色,但還算精神的中國農民,他再也忍不住攔住了一位從他們身邊走過,不時好奇的用餘光觀察他的農民。
“你好,請問這就是八路軍的駐地嗎?”
穿著土布,很多經常摩擦的地方都打著補丁,完全是一副本分山裡人的裝束,蒼老的臉上,歲月的痕跡一目瞭然,被崔可夫攔住後,老農被嚇了一跳。
山裡人幾乎一輩子都很少出門,更別說見到高鼻子大眼睛的歐洲人了,老農緊張的看了一眼邊上的**中校,然後慢慢的鞠躬,緊張的問道:“長官,我可是本分人哪”
中校軍官不耐煩的打斷了老農的辯解,指著身邊的崔可夫對老農說道:“這位是蘇聯長官,他是來你們這裡瞭解備戰情況的,把你知道的都告訴他。”
老農苦著臉,哭喪的說道:“我不過是一個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