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1部分

套根據地的重中之重,就是開發河套地區的農業資源。周林作為河套根據地唯一的農林專家,這方面的工作,當然得由他來主持。在這次會議上,他也向大家詳細的講解了歷史上河套地區的屯墾情況。

“河套沃野千里,水草豐美,土地膏腴,自古以來就是北方勞動人民傳統的遷居地之一。內地向河套的移民活動最初始於戰國時期。趙武靈王勢力擴充套件到陰山河套一帶。為鞏固和開發這片疆域,趙國在此置九原縣,並組織本國百姓遷往這裡墾殖,從此拉開了“移民實邊”的序幕。

河套平原屬溫帶乾旱地區,這裡日照充足,生長季節熱量資源豐富,加上日夜溫差較大,有利於作物的生長發育。而乾旱少雨則是河套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限制因素,這裡地處乾旱的西北高原,降雨量少、蒸發量大,屬於沒有引水灌溉便沒有農業的地區。

但河套平原卻天賜一條既少洪災又水量充沛的黃河,年平均過境水量大三百億立方米,所含泥沙則可以肥田壓鹼。由黃河沖積形成的肥沃平原,地勢平坦,坡降適當,發展自流灌溉十分有利。

河套地區的土地依賴渠水為命脈,水渠開到哪裡,耕地就能開墾到哪裡,所以隨著河套渠道的不斷開挖,大量荒地被開發出來,成為肥沃的農田。根據地開發河套平原的農業資源的基礎,就必須在河套地區,建立完善的大型灌區。

例如現代社會的黃河中游的大型灌區,是中國設計灌溉面積最大的灌區。河套灌區位於黃河上中游內蒙古段北岸的沖積平原,引黃控制面積1743萬畝,是亞洲最大的灌區和全國三個特大型灌區之一,也是國家和自治區重要的商品糧、油生產基地。”

大家聽了周林的講解,也都大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