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11部分

原來呂梁山根據地的馬慶和宋濤他們乘坐的飛艇,已經飛臨歸化城的上空。李明笑著對大家說道:“走……我們去迎接宋濤和馬慶。”

他不能不激動啊,和大家在呂梁山根據地苦幹了一年多,這些人一直在無條件的支援著李明,他們雙方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自從李明回到瀋陽,他就一直挺想念這些同甘共苦的兄弟。

幾架飛艇緩緩的降落在歸化城外的一片空地上,宋濤和馬慶他們紛紛從飛艇的吊艙裡走了下來。

宋濤看到李明,就撲了過來,哈哈大笑著道:“哥哥,我可想死你了……”

李明也是一把把他抱住,使勁兒的拍了拍他的後背,然後又分別於馬慶、周林、林菁華和呂永仁等人挨個親切的擁抱了一下。

除了這些呂梁山根據地常委會的幾名常委,還有根據地的班底兒都跟著一起來了,公司董事局也深知河套根據地的重要性,把李明在呂梁山根據地用著順手的原班人馬,都調到了河套根據地。

胡偉會在近期和梁玉潔等人也將陸續來到河套地區,公司北方局的常委班子也就算是齊活了。

另外,由於李明他們在呂梁山根據地幹出了一番成績,也使得公司部分員工對河套地區重視了起來。或許是因為他們看過呂梁山那部紀錄片深受感染,也或許是林菁華和呂永仁兩個公司的邊緣人物,透過呂梁山一年來的工作,一下子成了公司的風雲人物,讓很多人心中多少有了想法。

而且李明未來在公司的地位,大家都是心知肚明,這一次呂梁山根據地幾個常委和下面的一批中層骨幹,以後也必然是李明夾帶中的人物,前途自然不必說了。

所以很多人都向公司表達了準備去河套根據地艱苦創業的想法。對於這些員工能主動到最艱苦的地區工作,公司當然要本著鼓勵的態度,所以原本缺兵少將的河套根據地,現在已經成了香餑餑。

過段時間,山西遊擊支隊的王海洋、王波和張鐵錘等幹部骨幹,也會帶領支隊的部分士官骨幹,離開呂梁山根據地,向河套地區進發。

他們來河套的路上,會收攏一批流民,並在沿途選擇一批目標,劫掠一些糧食等物資,為根據地大規模收攏流民做準備。

河套地區自元代起,“河套”一詞越來越多地出現在各種書籍裡,並有了較穩定的內涵,用來指賀蘭山以東,狼山、大青山南,黃河沿岸地區。並以烏拉山為界,東為前套,西為後套。也有以黃河南、長城北地區為前套的,與河的北面的後套對稱。在元、明、清時,河套以畜牧為主,明朝以後稱“土默川”。

清朝後期陝西、山西的一部分人遷到塞外(走西口),河套地區開始成為西北最重要的農業區。清代光緒年間形成八大灌渠。抗戰時期,國軍將領傅作義屯守於此,也在河套地區興修水利,進行過大規模的屯墾。(未完待續。)

第八百四十三章挖完了窯洞,又要挖水渠了

北上計劃第二階段戰役結束以後,北上集團軍的主要任務,就是派出大批的部隊,在河套地區、土默川等漠南草原的大片地區,在飛艇部隊的配合下,開始掃蕩漠南草原蒙古各部的殘兵敗將,以及收攏散佈在各地的中小部落。

胡偉和公司支援的一部分員工,近期還無法來到河套地區,公司今年接收流民的工作非常艱鉅,還需要他來主持。李明只能在歸化城召集了馬慶、周林等人,研究部署建立河套根據地的準備工作。

目前公司已經基本控制了巴彥高勒與西山咀之間的巴彥淖爾平原,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後套”,和包頭、歸化城和喇嘛灣之間的土默川平原的“前套”的大片平原地區。

賀蘭山以東的銀川平原的“西套”地區,目前為大明就變的寧夏鎮控制。明代寧夏鎮的戰略地位更顯得重要。明朝放棄河套平原,退守寧夏之後,失去了防禦的緩衝地帶。寧夏鎮特別是黃河以東地勢較為開闊的鹽池、靈武一帶首當其衝。在當時被稱其為“關中之遮蔽,河隴之上噤喉”。

歷史上,河套地區自古為多民族居住地。中原王朝得到了河套地區,騎兵就會非常強大,甚至能橫掃大漠。而一旦失去了河套地區,中原王朝其他地區的馬場無法承受大量的騎兵需要,騎兵的數量就會顯著減少變弱。

現在遠東公司佔據了這裡,並準備大力開發河套地區,對公司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但是目前公司正面臨著嚴峻的形勢,河套根據地依然無法得到公司大力的支援,還得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精神,將河套根據地建立起來。

開發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