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聽了周林的講解,也都大致的明白了河套根據地近期的主要工作,那就是挖渠飲水。指望老天爺普降甘霖,那是別想了。看來河套根據地,比呂梁山根據地還要艱苦。
李明想了下,然後笑著說道:“周林講的,大家應該都清楚了吧。呵呵……看來大家要做好思想準備,我們在呂梁山挖完了窯洞,又要在河套地區挖水渠了。”
大家聽了李明的話,都笑了起來。
周林搖了搖頭道:“大家不用緊張,我所說的這個大型灌區的建設,建造的週期可不是三年五年能建成的。我們在根據地的建設之初,可以收攏山陝地區的流民,在黃河兩岸進行屯墾。先期可以建設簡易的進排水溝渠,利用蒸汽動力的抽水泵,引黃河水對新開墾的耕地進行灌溉。
在我們開墾荒地的同時,在農閒期間,動員大批的流民在黃河北岸挖渠。因為缺乏現代化機械工程裝置,僅憑大批的人力挖渠,很難建成現代社會河套灌區的那種規模。但我們可以參照河套古灌區的規模建立灌區,也就是我們經常說的後套八大渠。
後套八大渠,南臨黃河,北界烏加河,自西而東是:永濟渠、剛目渠、豐濟渠、沙河渠、義和渠、通濟渠、長濟渠和塔布渠等。不同時期渠系常有調整,各渠都自黃河引水,退水到烏加河。
這八條渠道合計灌溉5651頃,全河套灌區總計灌溉面積9000餘頃。這些渠道都由民間私人組織開鑿,每條水渠挖掘的時間都有十多年,甚至是幾十年,主要依據技術人員的經驗,缺乏科學的測量和規劃,進口缺乏控制,引水量決定於黃河水位高程和主流流向,渠道比降過緩,清淤工程量很大。
我在決定來河套之前,根據公司資訊中心查閱的各種資料,已經做了一個完整的灌區建設規劃。當然,這還是我在紙上談兵。今後一段時間,我會和公司水利部門的專家技術人員,在河套地區進行實地勘察,最後制定一份科學嚴謹的河套灌區規劃。”
李明點了點頭道:“你儘管放手去做,開發河套灌區,對我們遠東公司開發西北地區的農業資源非常重要。公司已經決定在今後幾年,準備下大力氣開發研製動力機械,爭取在未來幾年大規模普及以蒸汽動力為主,內燃機動力為輔的工程機械和汽車、拖拉機產業。
我相信到了那時候,我們完全有能力開發建設出一個現代社會河套灌區那樣的大型引水灌溉工程,把河套地區建設成一個真正的“塞上江南”。讓河套成為繼東北、外東北之後,我們遠東公司的另一個大糧倉。”(未完待續。)
第八百四十四章北上和西進
周林聽了李明的話,並沒有振奮的表情,而是苦笑著道:“哪有你們想的那名簡單,沒有現代機械的支援,想要挖渠就得靠龐大的人力來完成。雖然我們可以趁著崇禎大旱在期間,從山陝地區收攏流民。但是我們哪來的糧食啊,公司現在正值困難時期,也無法給我們大力的支援。
如果也像呂梁山根據地農業,只收攏幾萬流民,根本無濟於事。我們連基本的糧食問題都解決不了,怎麼可能養活得了那麼多的流民。如果沒有人,河套罐區就撿不起來。就是建成清末古灌區那種規模,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也許幾十年毫無進展都是可能的,任重道遠啊。”
旁邊的王耀武笑著道:“老周,你可能還不知道吧。現在歸化城到包頭、巴彥淖爾地區,因為大量的明朝漢人逃出長城,租賃蒙古人的土地開荒種田,我們在歸化城就繳獲了大批的糧食,而且周圍很多蒙古人的部落,都存了很多糧食。
土默川到巴彥淖爾光是漢人就有數萬,再加上各個部落內的漢人農奴,五六萬人還是能湊出來的。而且這裡已經開墾的耕地也不少,這裡的基礎挺好,各方面的條件可要比呂梁山根據地要強太多了,你們就放手幹吧。對了,司令員,我覺得歸化城這裡不錯,乾脆西部軍區司令部就在這裡得了。“
李明搖了搖頭,笑著道:“這麼大的事情,要經過軍委會全體常委的決議透過,並上報董事局委員會批准。這個以後再說,我們還是繼續研究河套根據地下一步的工作吧。”
他說完又看向旁邊的周林,笑著道:“周林,你也別灰心。呂梁山根據地的條件那麼艱苦,我們不也一樣挺過來了。我覺得吧……你現在之所以這麼消極,主要還是你自己的原因。你心裡一直裝著現代社會河套灌區的藍圖,身上的包袱太重了。
我們現在已經控制了歸化城、包頭和巴彥淖爾的廣大地區。而且正趕上大明北方數省連年旱災,可以山陝地區收攏大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