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
別看這鹹魚、鹹肉的味道聞起來確實有些怪異,特別是鹹魚,因為腥味太重還會給人一種臭臭的感覺。但對於連肚子都只能勉強吃飽的絕大多數百姓來說,這根本算不上什麼問題。
更何況鹹魚這東西雖說聞起來臭臭的,可只要會處理和烹製味道其實並不差。再加上那不必加鹽就能得到的濃郁鹹味,一來二去居然就在那幾個船工所在的村子裡流行了開來。
等幾個船工接二連三拿鹹貨回家之後,一個海商就看出了裡面的商機。再加上這些鹹魚的售價因為得天獨厚的環境優勢非常得便宜,於是就試著在港口那邊採購一批帶回了大唐。
因為鹹貨畢竟不是鹽,省去了獲取售賣資格以及打點各個方面的成本,再加上進價本來就低,而且又是試水之舉,這批鹹魚的售價方面自然也不會高,結果一不小心就火了。
別看那些處於社會底層的老百姓中,識文斷字的並不多見,但卻不妨礙這些百姓有著自己的智慧。在發現只需要放幾塊鹹魚到平常的素菜之中,即能提鮮增味的作用又可以當個葷腥改善伙食,最關鍵的是價格還不貴,這買的人自然就多了起來。
俗話說,有需求就有市場。
在第一次試水的行為大獲成功之後,那個海商自然不會錯過這麼好的賺錢機會。於是,大量的鹹貨開始透過泉州、福州、漳州還有潮州這四座臨海城市的碼頭和港口流入內地之中。
不管在哪個時代,有眼力的人可能不多,但卻從來都不缺乏跟風之人。
這不,在鹹貨的生意越發火爆起來之後,其它的海商自然是有樣學樣,結果流求島上的鹹魚居然出現了供不應求的局面。
至於這麼多的鹹魚流入內地,銷售方面會不會出現問題的情況。雖說島上關於鹹貨的銷售數量看著是不少,但相對於大唐國土內的龐大市場來說,卻壓根就只是“毛毛雨”。
眼瞅著這鹹貨的生意如此火爆,在看過蘇小媚專門找來的那個關於下面人想加大咸貨生產的申請之後,李安然大筆一揮批准的同時,還因為吃貨屬性突然爆發,捎帶著又在這件事情上推了一把。
於是很快就有海商發現,港務局的售貨處裡除了那種只是用海鹽醃過的鹹魚之外,還多出了五香鹹魚、十三香鹹魚、香辣鹹魚、麻辣鹹魚,以及相同口味不同食材製作出來的各種鹹肉、臘肉、燻魚、香腸、鹹蛋等花樣繁多的商品。
第433章鹹貨“興國”
在看完有關鹹貨生意越來越火爆的有關彙報後,李安然搖頭失笑的同時,也不由想起自己以前在主時空裡曾經看過的一個名為荊軻守的作者大大曾經寫得那三本人氣網路小說。
在對方所寫的這三本網路小說裡,不約而同地都提到了主角利用鹹貨貿易來“打天下”、來興國的情節。為此,這位作者大大還被不少讀者給噴了nnn回,同時戲稱為鹹魚帝。
其實對於鹹貨興國的設定,在李安然看來也並非完全沒有道理。
說到興國,可能有人會說得靠槍桿子來打天下,也有人會說得靠完善的社會制度,也有人說需要有發達的農業、商業還有工業才能達到,其實這些說白了都繞不開一個人字。
沒有人,再好的兵器也不過是一堆廢鐵。沒有人,再完善的社會制度也不過是空談。沒有人,發達的農業、商業還有工業終究只是鏡中花水中月。
就像後世某個曾經在數字通訊領域裡很牛波依的大公司所用的經典廣告詞一樣,人類的社會不管從哪個方面來說,都離不開“以人為本”。
為什麼擁有幾千年文明歷史的華夏、印度、埃及、希臘,最後卻都比不上歷史只有幾百年的美國發達?觀念也好、技術也罷,說到底還是因為人出了問題。
別得不說,就拿四大發明裡的火藥為例。
這玩意兒可是咱們老祖宗最先發明出來的,結果呢。這東西發明出來之後只是用在了鞭炮、煙花還有所謂的煉丹等方面。好不容易發明出強大的火器吧,結果就不思進取了。
甚至那些被髮明出來的強大武器只能被扔在倉庫裡生鏽。於是,短短几十年的功夫,就被“偷”了火藥發明的外國人給迎頭趕上就不說了,居然很快就被甩出了nnn條街去,
而另外三個發明也好不到哪裡去,別看都是咱老祖宗發明的,結果最後基本上都在外國人手上發揚光大。搞到最後,堂堂一萬國來朝的強國,最終只淪落到被肆意入侵的地步。
至於這些跟鹹貨有什麼關係。其實很簡單。不管是想要有足夠強大的軍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