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53部分

而為了保障運、膠防線,李鴻章還奏準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直隸總督劉長佑率軍防守黃河,由漕運總督張之萬率軍防守蘇北六塘河。這樣東西南北四面就各以河為險構成了一個包圍圈。

但是,東捻軍卻於八月在膠萊防線北端海神廟一帶魯軍防地衝破防線,渡過濰河使得李鴻章苦心經營的膠萊防線告潰。

如此一來,李鴻章精心經營的運河防線,在機動實力強悍的捻匪跟前再次栽了大跟頭,李某人為此也遭致不少閒言碎語,有那不對付的朝堂直言曾國藩都幹不過捻匪,作為學生的李鴻章又有何德何能做出成績?

所幸李鴻章的處境要比老實曾國藩好得太多,至少不用擔心朝廷忌憚過甚,只需應付少少一些不滿聲音即可……

第689章經驗

對於李鴻章剿捻的一系列經過,只要能得到確切訊息的,吳可都透過各種手段收集準確戰報,然後作為鄉勇隊將官級培訓班的討論範例。

這已是鄉勇隊的老傳統了,由於兩廣多年無戰事,為了保持隊伍的戰鬥力,吳可透過各種渠道搞來中外戰事詳略,透過中高階將官之間的討論與研究,提升自我能力之餘接受不同戰鬥風格洗禮。

雖然這樣做有些‘隔靴搔癢’的意味,但總不能想要提高實戰經驗,便不拿手下弟兄的命當回事吧?

儘管比鄰兩廣的安南國境內戰火連綿,作為鄰居的雲貴兩省更是打得不可開交,可惜因為各種原因兩廣清軍都不好插手其中。

在安南國攪風攪雨的黃鼎鳳和其部人馬,本就是吳可指令兩廣清軍放出去的,他怎麼可能派兵過去鎮壓,要打也得等安南國局勢徹底糜爛之後再動手摘桃子。

至於雲貴亂局嘛,之前張亮基在位時兩廣清軍積極過去幫忙,眼下勞崇光當政期間就沒這好事了,沒背地裡搞小手段下陰手已經很夠意思了。

吳可也明白,一味的訓練除了提高手下將士們的技戰術水平,保持高水準的狀態和紀律,在戰鬥經驗方面的缺失問題十分嚴重。

別的不說,拉出人數相等的鄉勇隊與黃鼎鳳部人馬放對,最後的勝利者依舊還是鄉勇隊,只不過鄉勇隊可能要付出慘重代價,這就是戰鬥經驗不足的原因。

為了解決這個麻煩,吳可跟手下將領也是攪盡腦汁想出了各種辦法應對。

首先便是內部挖潛瘋狂剿匪,凡是哪裡出現土匪山賊防地官府必須第一時間上報,而後由總督衙門統一調派人手大肆圍剿。

這樣的動作一直持續了五六年,硬生生把一個幫派林立土匪叢生的兩廣地區,搞成整個大清都難得一見的良善之地,土匪山賊勢力幾乎絕跡。

另一方面,則是輪流派出小股精銳部隊,進入周邊戰亂不休的鄰居地界,一邊做偵察動作一邊與遭遇小股叛軍作戰積累經驗,而後回來將戰鬥經驗寫成書面文字,作為部隊推廣學習的課外教材。

這一手的效果還是不錯的,在親歷者繪聲繪色的描述之下,不僅語言有趣還能在潛移默化中學到東西,所謂寓教於樂不過如此。

當然,在張亮基當政期間兩廣清軍也有過幾次大型軍事行動。

尤其是兩廣原來的清軍勢力,不甘於迅速下降的地位,在貴州苗民叛亂達到最頂峰之時,應邀進入貴州山地平叛。結果初戰不利,上萬兩廣清軍在山地戰中,被苗民叛軍依靠有利地形擊潰慘敗而歸。

等到吳可急調得力人手入黔穩定局勢,打得貴州苗民叛軍臺不起頭,可沒過多長時間張亮基便被調去京城,兩廣清軍也不得不退出貴州戰場。

當然如果兩廣清軍硬要留下來的話,估計新任雲貴總督勞崇光不僅不會生氣,反而還會大加讚賞,可惜的是吳可根本就不會做這等‘傻事’。

還有安南方面,囤駐諒山城的兩廣清軍也沒閒著,一邊重拳出擊清剿安南北部匪患,一邊不斷派出小股精銳人馬向安南中南部滲透潛伏,期間小規模的戰鬥哪少得了?

這些動作都是採取輪換制度,吳可不想培養出尾大不掉的山頭出來,同時還要達到提高手下戰士作戰經驗的目的,目前來看效果著實不錯。

除了陸地上的行動之外,在南海伴隨兩廣水師縱橫,兩廣清軍將士也跟隨船隊在南海的諸多島嶼上建設臨時營地,同時還參與一些對固定海盜的圍剿行動,總之不放過一切有可能提升將士們戰鬥經驗的機會。

雖然分析淮軍剿捻經過,其實並不能提升鄉勇隊對戰爭的理解,因為淮軍雖然裝備了火器,但作戰模式依舊脫不了以前的冷兵器模式,但它山之石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