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響,中國“漢奸”正式成為了英軍得力的“第五縱隊”。當中國嚮導帶著英軍透過素稱難行的珠江水道時,林則徐的憤怒達到了極點,認為正是“漢奸”破壞了他辛苦營設的水上防線。
在虎門的沙角、大角炮臺,英軍在正面進攻的同時,“又撥夷兵漢奸數百名,由大角山後緣山而上,從牆缺處打進攻臺……其攻沙角炮臺也,逆先撥黑夷千餘名,漢奸百餘名,由穿鼻灣登岸,逆兵船則攻炮臺前面,黑夷從山後攻炮臺後面,我兵兩面受敵。”。
林則徐在家信中也提及此次戰役中的“漢奸”之害,他們“或冒官兵號衣,或穿夷服,用梯牽引而上。”既為英軍帶路,又幫助英軍作戰。
1841年5月份,英軍兵臨廣州城下,趁夜在“漢奸”的指引下奪取炮臺,攻下城門。5月27日,廣州守將奕山被迫求和,與英軍締結了《廣州和約》。滿清親貴們把清軍戰敗的責任不斷地歸咎於“漢奸”。
在他們的眼裡,“漢奸”無所不在。奕經形容兩廣一帶“到處漢奸充斥,商民十有七八,皆為奸匪”;為了消除這種恐懼,琦善甚至提出了“防民甚於防寇”的觀點。
不僅僅是在廣東,在其他地方,凡是英軍所到之處,都有“漢奸”接應。
在寧波,被清軍拿獲的名為虞得倡的寧波漢奸供稱:“夷人用漢奸各處打聽資訊,日日有報,或數十起,或一二十起。”
在定海,英軍在“漢奸”引導下,從清軍設防薄弱的後山登岸。1842年7月英軍攻鎮江,“遣漢奸駛駕杉板船,預伏岸側,乘火輪船開炮頭,捨命登岸。”
真真是漢奸成群賊寇聚窩,廣州就是這麼個地方……
第549章漢奸‘誤國’
吳可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情況!
尼瑪的,看這架勢好象漢奸遍地走似的。
之前他一直都領兵在內陸晃盪,哪見過這樣的糊糊事兒?
無論河南還是兩江地區,都是久經戰亂流民遍野。真要是出現了大量漢奸的話,都無需他人稟告他直接便滅了它丫的!
沒想到一來廣州,面臨的卻是如此狀況。
可以說,朝廷在民心向背的掌握上,可是著實差了洋人好幾條街。
要問他為何知道得如此詳細,廣州城那幫官員可不會在他初上任時,便說這些有的沒的惹他煩心。
不過總督衙門的卷宗裡可沒少這方面的介紹,這些日子一有空閒時間他便泡在衙門裡的檔案室裡,挑揀了最近三十年的重要卷宗仔細翻閱分析,裡頭可沒少了這方面的介紹。
初看之時真把他嚇了一跳,尼瑪的沒想到廣州這邊的民心竟是如此‘活躍’,洋人給點好處就願意替人賣命,就不怕官府秋後算帳麼?
另外,自從他當上安徽提督那會,因著對列強在華勢力的關注,這麼些年也陸陸續續派了不少人手趕到廣東這邊打探訊息,經過身邊幕僚團隊的整理很有些有用的內容,其中自然也包括了這些漢奸事蹟。
想到廣州民心如此不穩,以後出了事還不知道百姓是站在官府一方,還是跟著洋人混賺大錢?
他可不敢保證自己的待遇,就比前幾任兩廣總督要好,說不定情況依舊糟糕。
只能說幸好他帶了三萬心腹鄉勇隊戰士一同趕來赴任,有了這批心腹人馬起碼不用擔心關鍵時刻出了亂子被打個措手不及。
他可不想一邊跟洋人作對,一邊還得防備轄內的漢奸搗亂。
不過想要解決廣州地區龐大的漢奸群體,就得從根源上入手才成,要知道百姓為何甘當洋人走狗,漢奸的罵名可不是隨便什麼人都能承受的起的。
想要了解廣東漢奸群體的具體來源,就得從當年的第一次鴉,片戰爭時期說起,那時候正式廣東漢奸從無到有興起之時。
話說在一開始,道光皇帝還希望與英軍展開一場“漢奸爭奪戰”。
他在給奕經的上諭中說:“奸民之甘為夷用者,一則貪彼重利,一則畏我科條,今若予以自新,懸以重賞,必有自拔來歸為我間諜者。”
但隨著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節節失利,道光帝的防範心理逐步佔了上風,甚至開始擔憂“漢奸”會混進清軍內部。他諭令南方的各地大員,在地方上招募義勇時一定要防備“漢奸”。
隨著戰況的逐步惡化,“漢奸”兩字幾乎讓道光進入了焦慮狀態,他懷疑就連京畿地區也遍地是漢奸了。
他在給督防天津海口的穆彰阿的諭旨中,曾讓守軍一定要拿出嚴密的防範“漢奸”的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