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突然衝上山坡,與清軍展開白刃格鬥,殺死崔大同、洪大順等。
清軍大量被殲,餘皆潰散。起義軍繳獲大批軍械物資,取得了初戰的勝利。
這仗打得那叫一個傻,沒有最爛只有更爛!
7月20日,天地會起義軍分三路進攻廣州東、西、北各門,被清軍擊退。7月26日,葉名琛等派出兵勇約五千人再次對北路起義軍的據點牛欄岡發起進攻。李文茂一面組織起義軍進行正面阻擊,一面派千餘人繞至清軍背後,襲擊敵人。
經過激戰,起義軍再次將清軍擊退,一直追到離廣州城僅十里的三元里,又一次取得了勝利。
此後,天地會起義軍乘勝轉入進攻,兵鋒直逼廣州城下。葉名琛等不得不採取“只守為戰,嚴密設防”的方針,依託城垣和炮臺進行防禦作戰。
從8月初至9月初,北路、東路和西路起義軍,連續發起攻城作戰(有時一路單獨進攻,有時兩路或三路同時進攻),企圖先奪佔炮臺,進而攻入城內。
由於清軍拚死抵禦,起義軍進攻一再受挫。例如,8月3日,北路起義軍數千人冒著狂風暴雨,從三元里繞至飛鵝嶺,進攻永,康、耆定炮臺。守臺清軍發炮攔阻起義軍的進攻道路,接著,千總熊應榮率部從正面迎戰,遊擊陳國輝、千總黃大,榮率部從三元里進行側擊,迫使起義軍後撤。
8月17日,東路起義軍猛撲距東門五里的保厘炮臺。清軍同樣以部分兵力從正面迎戰,以部分兵力從“旁徑繞出,奪據要隘”,前後夾擊,將起義軍擊退。
8月29日,起義軍十餘萬人從東、北兩個方向同時發起進攻,亦未獲勝。
9月2日,北路起義軍又兵分兩路出擊:一路由三家店至飛鵝嶺進攻白雲庵,一路向三元里方向進攻。
結果,進攻白雲庵的起義軍遭到兩路清軍的截擊,前進受阻;向三元里方向進攻的起義軍進至流化橋時,遭到永,康、耆定、保極、拱極和越秀山各炮臺清軍的炮擊,也只好再次後撤。
天地會起義軍在連續攻城作戰中既不能正確估量主客觀條件,又不講求戰術,一味盲目硬攻,忽視側翼保障,結果,不但沒有攻佔一座炮臺、一個據點,反使自己遭到不小的傷亡,進攻能力日益減弱,給爾後作戰帶來了很不利的影響。
廣州清軍雖然擊敗了天地會起義軍的多次進攻,但葉名琛仍感兵力不足,顧此失彼,“攻剿則兵分而見寡,堵守則路歧而難防,策應維艱,戰守非易”,決定採取集中兵力“專注一處,先行掃蕩”,然後併力進攻他路的作戰方針。
清軍的第一個進攻目標是東路起義軍。其部署如下:參將衛佐邦率所部綠營及部分團練為中路,出東門直攻燕塘;千總馬超亮率城東團練乘船至東涌登岸,先佔簸箕村,然後從右側進攻燕塘;把總黃鏞和縣丞鄭錫琦分率東莞、潮州兵勇從左側進攻燕塘;外委賴永清率安邑團練為後應。
各路清軍於9月7日晨突然向燕塘發起攻擊,天地會起義軍倉促應戰,力不能支,只好突圍外撤。一部分由陳顯良率領從瘦狗嶺撤至新造,另一部分撤至佛嶺市。清軍攻佔燕塘後,將所有草房百餘間全部燒燬,實行殘酷的燒殺政策。
天地會東路起義軍戰敗後,李文茂北路起義軍失去了左翼屏障,便由進攻轉入防禦,並採取如下防禦措施:加強各據點間的聯絡,主動配合作戰;在主要據點周圍挖壕築壘,配置火炮、抬槍,在山坡、田埂、交通要道插上竹籤,撒佈蒺藜;在有樹林的山坡上暗設火炮,佈置伏擊陣地。
葉名琛在取得東路作戰勝利後,即集中東、北兩個方向的部隊,進攻北路。鑑於北路起義軍數量多,據點密佈,他決定採取“先分其勢,復截其援”,“逐一剿洗”的方針,即首先圍攻靠近省城的幾個較小的據點,然後進攻主要據點。
9月22日至10月1日,清軍先後攻佔了棠夏、沙湧、三家店、瑤臺等起義軍據點。10月11日,清軍向義勇祠進攻時,突遭分散在附近各鄉的起義軍截擊,被迫後撤。
為此,葉名深決定首先分路“清剿”東北、西北各鄉小股起義軍。至10月21日,十三鄉的起義軍均被擊潰。
這時,北路起義軍尚有佛嶺市、蕭岡、龍潭觀、牛欄岡等重要據點,彼此呼應,互為犄角。迨至11月3日,上述據點也逐一被清軍攻佔,起義軍傷亡重大,餘部退向石井、石門等處。
清軍攻佔北路起義軍主要據點後,即採取水陸夾擊戰術,進攻西路起義軍。至1855年1月中旬,石井、石門以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