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著的瑚圖玲阿,也驚動了正在姐姐房內玩耍的十三十四。姐弟三人對視一眼,抱著看九姐笑話的心態悄悄摸上樓來,當然被繡瑜安排在廊上的嬤嬤逮個正著。
門外宮人輕咳兩聲,笑著通報:“十二格格和兩位爺來了。”
九兒轉過身去不理人了。
十三十四對五臺山的事一無所知。十四上去就嘲笑姐姐哭鼻子,結果話說得急惹惱了九兒,被額娘按在膝上擰嘴。
被他這樣一鬧,九兒心裡那點感傷早就煙消雲散了,只剩下調1教欠揍小弟的衝動。此時宮人來報:“皇上召娘娘和兩位阿哥去御船上見駕。“
繡瑜忙趕了兩個小的回去換衣裳,譴退左右,抓緊時間對九兒說:“此事額娘尚未跟你皇阿瑪提過,你知道為什麼要在這個時候告訴你嗎?”
九兒愣了一下,茫然搖頭。是啊,皇阿瑪的態度尚且是一道難關,依照額娘穩妥的作風,怎麼會給人以希望又不能十拿九穩呢?
繡瑜摸著女兒的臉,難得厲聲道:“額娘和皇祖母願意豁出臉面為你勉力一試,可你也要記得自己的身份。你是愛新覺羅家的女兒,堂堂的和碩公主,不論成與不成,日後嫁與何人,都不要墮了自己的志氣,更不得為此毀傷身體!”
九兒擰著眉頭,不解極了:“怎麼會?女兒還有您,有皇祖母,有兄弟妹妹,何以至此呢?”她本來就是滿族女兒,往前四五十年她的姑姑奶奶們那一代,還流行瞧上哪家年輕漢子就約了小姐妹上門唱歌呢!她雖然飽讀詩書,也不認可漢人那套“磐石蒲葦”的做法呀。
繡瑜暫且按下心中所想,起身去了。
康熙叫她,原來是瞧了十四抄的一篇《康熙南巡記》,詫異非常,故而邀她一起鑑賞:“老十四的字單個瞧著不顯,提勾鋒銳,用筆簡略,字形狹長,轉折處過於奇巧。可是如今這通篇寫下來倒有些化繁為簡,氣勢如虹之感。”
他滿意地連連點頭,一副迫切需要共鳴的樣子。然而繡瑜實在不知這個哏該怎麼捧,她艱難地說:“老十四的字不是打小就這個樣子嗎?”
您是有多久沒認真檢查過兒子的作業了啊?
繡瑜轉念一想,便恍然大悟。滿宮裡的人都知道康熙喜歡董書,十四的柳字放在一堆漂亮的董書中,當然不搶眼。估摸著康熙今天心情好,才覺得特立獨行也是一種美。
她趕緊又笑著補充道:“不過臣妾向來不長於書法,聽您這麼一說,好像又有些不同。比如這個熙字底下四點,臣妾記得老四喜歡點上很深的四個墨點兒,老十四寫的卻頗多連筆,倒像個一字。”
康熙這才滿意地點頭,得寸進尺地踩了她一腳:“老六別的都好,就是這筆字隨了你了,可惜。傳旨,朕準備棄舟登岸,白龍魚服前往黃河沿岸視察河堤情況。”又問:“德妃可要同行?十四阿哥也去。”
繡瑜愣了一下,險些砸了手裡的鎮紙。單獨行動!身邊少於兩個包子!自打九兒出生之後,不,自打來這裡以後,她好像從來沒有這樣出行過。
作者有話要說:
今天讀胤禎在青海戰場上寫給康熙的奏摺被蘇了一臉。基本上可以看到,去的前一年還是個話癆,每篇都要嘮嘮叨叨寫很多,而且什麼想皇阿瑪了,家中是否安好之類的也都寫上=。=有一次康熙直接批“爾之所奏冗長”。第二年,就完全是殺伐果斷,說一不二了。
九兒的事情先按照原本的計劃寫吧。只能跟大家說,皇家不會有戀愛腦公主。
第139章
1
繡瑜為自個兒不會騎馬擔憂了一夜; 然而康熙此次巡堤並非騎馬巡視,而是要扮作平民百姓; 往城外踏春遊玩。康熙這個年紀; 帶著一群年輕侍衛遊春很容易引起曖昧的誤會; 還是老婆兒子正常點。
他明顯不是第一次幹這事了,通身的帝王氣息收放自如。一身灰袍皂靴; 表情柔和的時候,眾人差點不敢認。
繡瑜頭一次穿普通百姓的短襖和馬面裙; 在客棧的銅鏡前梳頭,差點挽偏了燕翅。頭上的珠翠少於半斤,手上沒了戒指指甲套,她竟不自在起來。尤其是康熙順手摺了窗前的梔子花別在她鬢邊的時候; 她還躲閃了一瞬。
以往數遍滿宮妃嬪; 她是最不怕素顏出現在皇帝面前的,可如今早就不是她容色最佳的時候了。
幸好打扮妥當迫不及待衝進來的十四衝散了這股尷尬。一家三口,看上去最氣勢不凡的居然是這個小兒子。許是因為幼兒的打扮簡單; 縱然是皇子也不過在配飾上下些功夫,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