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有王陽明、戚繼光等人的成法可循,只要實心實力,地方上無有不踴躍從事的。湯斌也讀過兵書,親自招募選練;布衣蔬食,起居生活比哪個都要苦,僅是這一分感召,就足以昂楊士氣了。
於是,意想不到的,李玉廷派人上書,自願投誠。湯斌抱著與人為善的宗旨,自然接納;李玉廷倒言而有信,單身自縛,來見湯斌,表示負荊請罪。
這只是投誠的初步,他手下有一萬多人,如何安置?得有善策。談到這一點,李玉廷言語支吾,只說“弟兄相從多年,不忍捨棄”,意思是要派他的官職,供他的糧餉;不說一句願意“賣刀買犢”的話,那就大為可疑了。
因此,湯斌一面安撫李玉廷,一面去見巡撫蘇宏祖,面稟經過,斷言李玉廷投降,並非心悅誠服,隨時可以生變,不可不預作防備。
“貴司飽學,識見超卓。”蘇宏祖很誠懇地答道:“如有所見,盡請直言;贛州、南安兩府,全靠老兄保障。”
“大人過獎了。”湯斌直抒所見:“倘或李玉廷包藏禍心,必撲南安。南安無兵防守,寇至即下,危險之至。我請大人立刻下令調兵;我今夜就走,先回南安設防。”
“好!就這麼辦。我派中軍替你安排行程。”
“多謝大人,只恐耽誤戎機,不必費事了。”
蘇宏祖還要設宴為他犒勞,留他第二天一早再走。湯斌堅決辭謝,當夜就騎馬帶領八名親兵,直馳南安。
走了兩夜一天才到,到時已值深夜;叩關進城。人馬俱乏,但湯斌不暇投店,由地保領著,一直來到南安知府衙門。知府已經人夢,聽家人喚醒了說:“湯大人駕到”,頓時又驚又喜!驚的是湯斌此刻到府,必有極緊急的大事;喜的是有湯斌在,一切可以放心。
於是急急起身,匆匆穿戴,開了中門,在燭火下迎謁上司。
“大人想來還不曾用飯?請先休息,等我派人去找廚子。”